文|弥小木
差点被一本童书打败,和老二讲这本,他嘴里一直念叨着的是“故事呢?故事呢?故事呢?”放了几天,重新拿起来读,发现了其中的“妙”。
来认识下这本差点打败我的童书:《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
这本童书,会引导孩子用不一样的方式去亲近大自然。斯坦福大学曾在2015年发表过一项有关大自然的研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大自然中待上90分钟,不仅他的焦虑水平和消极思维会有明显的下降,而且记忆能力还会有改善。
如果说仅仅是待在大自然中,就有这样的效果,那么怎样的接触,能与大自然的相处变得更有意思?《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给了方法。
《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是热爱自然的意大利插画家玛丽娜·吉拉尔迪,写给孩子们亲近自然的童书。这本书的译者朱诗怡,翻译的另一本书《一粒种子中的世界》深受孩子喜爱。朱诗怡,很年轻的一位译者,她的翻译,似乎带了点诗意。
在这本《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亲近大自然、如何做自然笔记。
作家素黑很喜欢拥抱树,因为大树能给她带来力量。素黑通过拥抱树的方式,亲近大自然。《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的主角奥蒂卡呢?在融入大自然的时候,奥蒂卡会运用想象的力量。
除了想象,还有瑜伽动作,《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里展现不同的动作,跟着书中的指导,亲自动手做一做瑜伽动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书中的瑜伽动作会让孩子学会放松,而放松游戏是可以让孩子们的身体、精神和情绪恢复平静的。别小看《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书中的瑜伽动作,也许孩子会在做的过程中,喜欢上瑜伽这种运动。
跟着奥蒂卡通过想象、通过瑜伽的动作,走近大自然。
在脑科学和学习法领域研究十几年的彼得•霍林斯,分享学习方法时,提到必要的一步是做笔记。如何做笔记?可以有多种方式,不管怎样的笔记方式,最终都是为了将信息进行重构。
信息重构很好用的工具之一,就是画画。怎么画?简单来说,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能有利于自己对信息的消化,能进行信息重构就可以。但如果能画得简便又有效,那是再好不过的。
如何画笔记?《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里的奥蒂卡,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在示范如何做自然笔记。
学会做笔记,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看起来《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示范的是做自然笔记的模样,其实,当孩子熟练掌握之后,是可以应用到任何学科的笔记记录上。
孩子阅读《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学会做笔记,算是将一本童书的价值挖掘得更深入一些。
《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的画风,与以往看过的童书,都不太一样。想要体会这本童书的画面,将书本放得远一些更能感受。
老二一直念叨着的“故事”,其实分开读会更合适。先读故事,再读细致的层面。
对于书中细致层面的区分,从不同的字体类型、大小中可以感受。致力于研究图画书美学与力量的珍·杜南,在看一本绘本时,会关注书中文字的排版,有时她甚至会将绘本中的文字摘抄下来细细品读。珍·杜南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时,也可以借鉴。
为了让孩子的阅读体验更好,不妨先读《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的故事,这样故事就能明显被“看见”了。
图画、文字、内容,阅读《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给孩子带来的是多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这种多样的阅读体验,正是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就像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所说的那样“孩子们的阅读是能够且应该多样化的”。
《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恰好是那本能给孩子的阅读,带去多样化的童书。
跟着孩子阅读童书,不仅增加了很多童书阅读的快乐,还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像读这本《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多了通过想象、通过瑜伽的方式亲近大自然。
朱光潜先生曾说“到了年事渐长,受过了一些磨折,他就逐渐变成暮气沉沉,意懒心灰,遇事都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肯出一点力去奋斗。一个人到了这时候,生活力就已经枯竭,虽是活着,也等于行尸走肉,不能有所作为了。”
不得不承认,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说得有些在理。还好,阅读童书是可以让生命力再现的。童书中,包含着珍贵的童心。
阅读《丛林里的四季:聆听大自然的指南》,可以带着阅读者,用充满童心的角度,开启想象、跟着瑜伽的动作,亲近大自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