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老子和《道德经》。由于各种原因,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五千言的《道德经》是具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没有文言底子的人而言。因此,当谈到老子和《道德经》时,很多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来理解其中一些语句,这种理解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不成体系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一种错觉,即《道德经》可以有千万种解释,但实际上中国古典作品的原意是明确的,是唯一的。横渠先生非常重视对经典作品的唯一正确解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回到老子的时代,去问他具体讲的是什么意思,而是更加强调在不背离基本意涵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地根据个人经验、时代特点、中国其他文化观念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解读。
基于这个层面,我认为雪漠老师的《雪漠说老子:让孩子爱上〈道德经〉》一书在解读方面非常出色。在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段话中,雪漠老师提出了与传统理解有一定偏差的观点。传统理解认为是“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时,就产生了丑;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时,就产生了恶。”相比之下,雪漠老师的理解是“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时,丑已经很普遍了;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时,恶已经很普遍了。”我认为与传统理解相比,雪漠老师的理解更贴近生活的实际经验。比如,当今年轻人都期待暴富,是因为在当下社会,暴富已经不太可能了。我们对于暴富的理解是普遍的,当然也就是大家都贫穷的时候。俗话说,越是缺少什么,越是想要得到什么。这是因为当你缺少某样东西时,你对这样东西的渴望就越明显,你对它的了解也就越多,对它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对拥有它的渴望也就越强烈。
从这个角度来看,雪漠老师对《道德经》的理解与传统注解专家有些不同,更加鲜活,更具有生活经验。这样的解读更能体现出老子思想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机会。因为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孩子,所以在文字风格上更加追求简洁,雪漠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例证,如在谈到“执着”时,提到了自己生活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握沙的经验,紧握则在指间流走,放松则停留在掌心。
这样,雪漠老师通过简洁的文字风格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老子几千年前的智慧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雪漠老师不断地以自身经验为例,在书中进行温馨的教诲,这样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