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史诗,通过战争为主线展开一系列故事。从全剧的开篇,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年之久,人们早已忘记了战争开始的原因,战争本身成为了战争的理由。在剧情的尾声,赫克托尔的尸体由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求回,更多的悲剧和灾祸被葬礼的气氛挡在了不远的将来。整个故事中,荷马以极其细致的描绘了每个战斗和死亡的场景,血腥残暴程度堪比B级片。他用笔施虐,并且似乎享受其中的快感。在古希腊的世界中,善恶、正邪似乎没有区分,只有青春、健美、荣誉和死亡。胜利即是正义,杀戮即是道德。
阅读《伊利亚特》,就像直面一场冗长、重复、没有终点、永不止息的腥风血雨。我们看到他们一次次排兵布阵,杀人掠夺,争抢铠甲和尸体,吃饭祭神,开会或开运动会。但荷马在叙事中一次次转换视角,当战士们倒下时,他用极其沉重的文字来描绘他们的死亡,每一个战士的倒下都是像山间倒下的橡树或高大松树,每一个战士的死亡都是缓慢的,脑袋垂向一边,像受到重压的罂粟花。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希望倒下,逐渐死去,再也不能返回家园,再也不能见到妻子孩子,再也不能迎接双亲。这场由诸神推动的战争会席卷吞噬大多数人,不论是被神眷顾的希腊人,还是被神抛弃的特洛伊人,不论是阿喀琉斯这样提前获知命运的人,还是像赫克托尔这样被神利用的人。死亡使他们的名字在史诗中传颂千年,但对每一个年轻而具体的名字而言,死亡毫无意义,与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人一样毫无意义。
在这些众多的名字中,只有阿喀琉斯曾经在自己自私幼稚的决定中思量过战争的另一层面,他权衡了死亡和荣耀之间的重量。他说“肥壮的羊群和牛群可以抢夺得来,枣红色的马、三脚鼎全部可以赢得,但人的灵魂一旦通过牙齿的樊篱,就再夺不回来,再也赢不到手。”尽管最终他还是抛弃了一切,接受了他的悲剧命运,但他的悲剧与其他人的悲剧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伊利亚特》相似的阅读体验可能是《旧约》,虽然宙斯和耶和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旧约·创世纪》、《旧约·出埃及记》和《旧约·士师记》中读到类似《伊利亚特》的壮阔与玄秘,耶弗他也像伊多墨纽斯一样发誓将胜利归家后遇到的第一个生物献祭给神,于是献出了自己的儿女。大卫也像阿喀琉斯为帕特洛克罗斯哭泣一样为约拿丹哭泣,永远失去他们的战友和恋人。阅读这些史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穿越几千年时光的力量和诗意。
我非常被其中一处情节打动,当帕特洛克罗斯战死时,阿喀琉斯的两匹战马在他身边静默不动,就像墓碑一样屹立不倒。它们用长鬃搅动着泥土,眼眶因泪水而湿润。这一场景让我想起了希腊诗人卡瓦菲斯1897年的诗作《阿喀琉斯的马》,他写道:“当它们看见帕特罗克罗斯死去(那么勇敢和强壮,那么年轻)阿喀琉斯的马便开始哭泣:面对这件死亡的作品,它们不朽的天性感到深深的烦躁。它们昂起头,抖动长鬃,用蹄敲击地面,哀悼帕特罗克罗斯,看到他死了,毁了。现在只剩下肉体,灵魂已离开,无助地,没有一丝气息,从生命转向那伟大的虚无。宙斯看见这些不朽的马的眼泪,感到难过。在珀琉斯的婚礼上,他说,我不应该那样草率,如果我们不把你们当作礼物,那会好些,我悲伤的马。你们在那里干什么呢,置身于可怜的人类,那些命运的玩偶中间。你们是不会死,也不会衰老的,然而短暂的灾难却折磨着你们。人把你们拖入他们的痛苦。但那两匹高大的马流泪是为了死亡,这永恒的灾难。”这一情节表达了马的哀伤和神对其无力的感叹。黄灿然将这首诗翻译为:“它们流泪 是为死亡,这永恒的灾难。”这种场景和情节让我深深地感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