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电视剧是我童年时期一直追看的作品。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停下来看几眼,不论从哪里开始看起,都被其引人入胜的情节所吸引。这部电视剧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对童年的价值观,尤其是家国观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在童年时期接触到那些能够影响当下,并能在未来人生发展中产生衍射的艺术作品,从而明白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具体到《大宅门》这部小说,我很幸运地收到了终稿的最新版。读后我感觉到,原来我记忆中的那个大宅门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实现。原来真的有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宅门,它坐落在老北京城南平安街上,里面的人们过着平凡的日子。而周围的人们,无论是有官职的人、还是商人、劳苦大众,都会在附近范记茶馆谈事。然而,在乱世之中,二奶奶去世了,家族成员一个个离开宅门,三爷家搬去了什刹海后身,大房景怡家搬去了香饵胡同。老宅的大门被堵死,出入只能通过药场前门。原本白萌堂老爷子在里面写字的花房,后来被二爷颖轩占据并享受,但再也没有人去画画写字了,全部都种上了供门市使用的鲜草药。物是人非,让人感到惋惜和感叹。
然而,大宅门的故事依旧在继续,情节转移到了七老爷自立门户之下。小说中还有很多有趣和值得玩味的人物和故事。我想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角色。
首先是白萌堂,他是故事开篇的人物。在他画画的时候,女儿雅萍过来告诉他老二家生了儿子的消息,他突然回身,用力扔掉了毛笔,墨水溅到了雅萍的裙子上。这一幕真实地展示了封建大家长的刚硬和严厉形象。白萌堂之后还给大格格号喜脉不是一次,而是每月都去号一次脉,换一个方子。他有很多机会跟詹王爷搞清楚,但他始终没有采取行动,明摆着是要给别人留面子看。詹王府为了喜脉不准确还赔了车马,且在门口鞭打马匹、指桑骂槐、耀武扬威,甚至在门口停了一天一夜的马车,彰显出他一家之主做事果断而容易给家族带来风险。然而,白萌堂最厉害的一点在于他对人不疑,不易受干扰,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继承者二奶奶白文氏,并始终坚定地支持她。这可以说是他最伟大的管家智慧了。
还有白周氏,是爱吃点心的老太太。她能分辨出点心的好坏和做法,甚至在逃亡去西安之前还带上了自己的点心盒子。白周氏过得很舒坦,毫不拘束,对同一品牌的点心,她只吃老三买的,从明面上显示出偏心。她喜欢被人哄,吃软不吃硬。虽然被称为活得“稀里糊涂”,但这不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吗。
接下来是白颖园,他是老大,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北方男人的形象。他在外面热心助人,对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热情友善,善于交际。然而,在家庭内部,他比较直率,有些不懂得取悦女人,不太会关心自己妻子和孩子的情绪和处境。在母亲面前,他没有眼色,不得到疼爱,他一直希望母亲关注自己,但他的脸皮薄,心思沉重。在家族事务中,他考虑全局,帮助老三掩盖私吞公中银子的事情,但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他治家手段的不足,没有二奶奶的那种精明成熟。我私下推测,他多次帮助老三遮掩,也许与母亲的偏袒有关。或许从小,母亲因为他没有像“你就看着弟弟被罚开心”的态度那样保护老三而被骂过。他一生背负了太多的责任,最终在乡下当医生救助群众,没有回到宅门,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和救赎。
白颖轩是老二,他与世无争。唯一一次动手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受欺侮。他没有大哥的荣光,没有三弟的张扬,但他是个技术流,他有真才实学。在交际方面,他没有兄弟们周详、周全的智慧,几乎没有注意到大格格脉象背后的异常,“请过两位大夫,也说不出所以然”。他曾心想“前边几位大夫怎么连喜脉都没号出来呢”。他反应比常人慢,外人都觉得他话少、懦弱,但这些特点反而显示出他慢条斯理、忠厚老实和心地善良。对妻子的辛苦他很心疼,对妻子的家族治理能力钦佩不已,表达和内心一致,不虚张声势,不死要面子。同时,他可以说是小说中优秀父亲的代表。他不赞成打孩子,给了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甚至不要求孩子学医继承家业。正因为他的这种教育方法,养出了景琦和玉婷那种勇于爱、勇于恨、勇于思考、勇于行动的性格。在子女教育方面,景琦可以说是远不如他这个父亲的。
最后是白颖宇,他是老三,是母亲最疼爱的小儿子。他嘴巴甜,孝顺,能讨好人。因为一直得到母亲的庇护,所以在家里没有吃过任何亏。他从小惯坏了,心里花腔多,不在乎面子,只顾自己的利益。年轻时做了很多缺德事情,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差点与他闹翻。义和团冲击教堂时,他带着容神父逃到自己的外宅,那里养着他的外室玉红。在那里,他与黄春走散,但他没有去找她,他说自己难保,更谈不上关心黄春。后来被詹王府和贵武逼问孩子的去向,为了保命,他出卖了容神父,可以说是个软骨头。他的儿子景武加入了国民党,这是他最自豪的儿子。然而,在日本飞机轰炸重庆的时候,景武被炸死了,国仇家恨燃起,也是白颖宇成为硬骨头的转折点。
总的来说,《大宅门》中的这些角色各有特点,展现出封建时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们有着优点和缺点,与现实世界中的人一样,多面性使得他们更加真实和生动。这部小说通过描绘这些角色的命运,不仅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还深入探讨了家族、个人以及国家历史之间的纠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