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早上正在做饭,她去客厅找东西时发现孩子今天起床很早,这让她非常开心。她感到孩子能够早起,可以出去跑步,读书学习。但是,只是转眼之间,她发现孩子正窝在沙发上拿着手机看屏幕。孩子的这个行为引起了妈妈的极度不满,她怒吼着:「你又在看手机了?大早上的, 你脸不洗牙不刷,到底想做什么?」孩子被妈妈的威慑逼得不得不放下手机,然后妈妈回到厨房继续准备早餐。虽然孩子放下了手机,但他拿起了自己的玩具开始在房间里玩耍。妈妈听到房间中传来叮咚叮咚的声音,内心无语,不断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只要孩子不看手机就可以了」。于是,妈妈在怒吼和忍耐中开始了新的一天,而孩子则开心地上学了。许多妈妈育儿焦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看到孩子的一些无法忍受的行为时,情不自禁地向孩子发怒,甚至打孩子。当然,对孩子的生气也有原则,如果用错方法,不仅会伤害孩子,还会伤害自己和整个家庭。小尻美菜是一位资深日本育儿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她在自己编写的《告别育儿焦虑》一书中指出,在育儿过程中,妈妈生气是正常的,但生气也应该有原则,这样才不会伤害自己、孩子,乃至整个家庭。今天与大家分享书中的三个生气时应遵循的原则,希望对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焦虑的妈妈们有所帮助。
一、不要伤害自己 带孩子生气是可以避免的,但因此受伤就不必要了。例如,妈妈做好午饭后喊孩子过来吃饭,但很多时候孩子坐在电视机前怠惰而不肯过来吃饭,这时妈妈就忍不住发火,甚至反思自己的子女教育方式有误。她想:“无论如何,不吃饭就算了,自己可以吃饱。”于是,她开始端起饭碗加倍的吃下去,观察着那个什么都不做的孩子,恨得再多吃一两碗饭。这种因为生气而失控的吃法,最终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增加更多的负担和焦虑。
二、不要伤害他人 当妈妈的怒火过高时,她可能会毫不留情地打孩子一顿,甚至踢他到一边;当她辅导孩子做作业无数遍,孩子仍无法理解时,她可能会直言不讳地说出他是一个“笨蛋”。不管是对孩子身体上的暴力行为,还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又或是语气严重的威胁,都会让孩子受到心理层面的伤害,对孩子产生恐惧。于是,慢慢地,孩子会变成只看父母脸色行事的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不要破坏东西 生气时,尽量不要破坏东西,如果你在气头上摔掉了茶杯、撕烂了衣服、踢了一下垃圾桶、甚至把墙砸了一个大洞、用力地关了门,发出很大的声响。虽然这样做能够暂时让人感到放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行为会逐渐升级,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生气时,务必遵循这三个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延缓生气的方法,帮助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轻松自如,此书读起来十分轻松,有漫画或实例,方法也很实用。促使妈妈和孩子都能够轻松管理情绪,告别育儿焦虑,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