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位朋友,他是双胞胎男孩,考上了一所211大学,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不知何故,他患上了抑郁症,大二的时候不得不休学治疗。复学后,他的父亲请假全职租房陪读,结果他读了六年才顺利毕业,但依旧无法找到工作,一直在家待业。
抑郁症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似乎持续上升,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3月,有报道称贵州的一个13岁男孩患上了重度抑郁症。9月,江苏一名10岁女孩因抑郁而从楼顶跳下。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河南郑州,只有4岁的一个小男孩就患上了抑郁症。这些报道都让人十分震惊。
根据《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全国竟然有将近15%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这个比例非常令人担忧。以一个班级50人计算,就有7个学生可能抑郁,这样的情况令人非常害怕。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孩子想得太多了呢?是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吗?是孩子周围的欲望和诱惑太多了?还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太快?或者是学习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的困惑?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必须尽早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援助。
《心语漂流瓶》这本书就是为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而出版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它总结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情绪力、行动力、专注力、意志力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根据孩子遇到的问题,采用了“我的烦恼”、“心语小使者”、“烦恼橡皮擦”、“同学来信”四个板块来解答。通过“漂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帮助孩子消除各种烦恼,增强心理自助能力,减少抑郁的发生概率。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解读问题的结构,孩子读到这些章节时会感同身受。他们会意识到,原来不只是自己一个人遇到这种问题,他们不会再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从而不再给自己施加压力。
那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化解呢?书中的“烦恼橡皮擦”板块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孩子可以跟着理解并实施,逐渐打开心结。而“同学来信”板块则能给孩子提供共情的心理感受,让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个体行为,减少心理压力。
我认为,家长可以先读一遍目录,了解书的大致内容,然后与孩子进行心灵交流。这并不需要针对性地谈论,因为那样孩子可能不会真心实意地回答。可以趁着吃饭、回家的路上或者电梯里随口问一句,孩子可能会敞开心扉。
接着,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与孩子一起共读。我认为这样的方式会更有效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加油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