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月,我读完了《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野孩子”长大成人的多条路径》。这本书不仅有意思,还深度探讨了人们在不同时代下的成长路径。本书将个人和个体点融入了时代和历史的背景之中,从而呈现了历史对每个人的影响以及每个人对历史的创造力。
作者在序中指出,乡村社会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种对于“读书”的纯粹精神和“立志”的功德意识。这不是功利性的读书改变命运,而是民间社会对“读书”、“学习”和“家国”观念的道德信仰。在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中,他们因为物质匮乏和苦难的经历,培养出了勤劳本分、自我节制、体恤他人的美德。
在民间养育学中,有三大支柱支持着成人的养育活动。第一是由家族共同体支持的生计劳动和养育活动。第二是以叙事和神话为基础的个体和公共闲暇。第三是对于读书的道德敬畏、对爱情的悲剧体验、对神秘世界的崇拜和社会欢腾。
然而,随着集体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变革,不同的职业和分层开始出现。大跃进和吃大锅饭是这一变革的节点。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对懒汉、铁饭碗、功利主义和对公共生活的不信任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当前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70、80后的教育中,由于道德情感基础的消解,缺乏共同生活的经历,教育变得飘忽不定。孩子们痛苦地追求反抗,但当他们获得一份工作后,往往将少年时代的反叛抛之脑后。对文字、读书等的敬仰逐渐消散,但追求真善美的天性悄然存在。
然而,现如今,我们很难判断当前是历史的延续、历史的轮回还是历史的继续创造。集体化时代摧毁了乡土社会的情感联结,制造了以阶级成分为标准的等级秩序。在这个背景下,教育具有强国家价值介入,但家庭亲子关系疏离的特点。
70-80后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劳动品德,培养出了安分苦学的禁欲道德,但却对享乐有负罪感。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他们感到反叛、无力和愧疚。他们既渴望稳定和安全,又希望有创造性和主体性。这种矛盾带来了焦虑。
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割裂和矛盾进一步加剧。他们既要他们的孩子读更多的书,又希望他们经济独立有责任感。加上消费文化的兴起、互联网信息的涌入、家庭包办婚姻的期待等,90后、00后感到压力山大。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公共爱极度缺失。学校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对统治阶级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还排斥支配集团的历史、经验与梦想。此外,商业消费和超前消费对“即时满足”甚至超前满足的幸福价值观的提倡,削弱了人类在漫长进化历史中所形成的面对磨难的能力和意志力。
现代社会的频繁流动常常与心理问题和焦虑有关。个人发现自己无法维持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时,会产生本体性焦虑。年轻一代承载的苦难是共同体的消失和矛盾性人格。他们的精神支撑是科学、网络和对“儿童”的爱,新的情感包袱是本体性焦虑。
中国教育中包含了“为己”的纯粹精神和“为人”的责任意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成人组织好自己的生活,并帮助孩子组织好他们的生活。在未来的平民教育中,需要恢复人类生活中的超越性需要和活动,珍视儿童成长中的青春之美,回归和发掘学校教育的神圣性面向。但目前,这样的教育支持并不够。
在制度性保障无法迅速建立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寻求和重建社会情感共同体。这也许是中产阶级走出个体化教育焦虑的出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