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我在图书馆读完了一本书,名为《人性的枷锁》。虽然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几乎忘记了情节和人物,但仍然依稀记得主角一生的迷茫和流离,突然之间的转变,以及生命中的归宿感。现在,我自己也感到在生活中打转,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前几年,我又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但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深刻。然而,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思考月亮与六便士是否可兼得。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我又读了《刀锋》,认识了拉里和伊莎贝尔,毛姆在这本书中更加明显而迫切地诉说了生命的意义。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人们为什么要打转?为什么要战战兢兢,何必呢?但毛姆也深知,生命的真义总是像霓虹灯一样短暂闪耀,然后天空又恢复平静,世界也回归原样。
这本小说最出色的地方在于人物的刻画。虽然每本小说都是由人物支撑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拉里是一个魅力十足的男性角色,在经典名著中非常罕见。他拥有耶稣般的普世胸怀,又像佛陀一样追寻世界的真理。最幸运的是,他最终找到了“生命的真义”,并以身体力行去践行。毛姆对拉里结局的设计非常精妙,半开放的结局给读者暗示,拉里可能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中间。所以,当我们偶尔在车上遇到友善又坚定的司机时,是否就是拉里呢?又或者当地铁上出现一位面容温柔、眼神坚定的中年人时,是否又是另一个拉里呢?所以,毛姆将拉里之光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上,也许某一刻,被照亮的人会在眼中流露出相信的力量。
伊莎贝尔是一个美丽而聪明的女人,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总是选择了对自己身份和生活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她用自己全部的生命能量来承受和转化命运的风浪,同时忠实履行着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职责。她唯一的软肋是拉里。她当然知道她和拉里不是同一条轨迹上的人,所以她给了他自由,也给了彼此幸福。只有当她得知拉里要和索菲结婚的时候,那根生了半辈子的软肋瞬间化为嫉妒之刺,刺穿了拉里似乎幸福的归属。
艾略特是这本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毛姆对他的描写似乎并不比拉里少。有人说毛姆对他充满了嘲讽和反讽,但毛姆对他的晚年描述充满了对老友般的心疼和唏嘘。尽管他热衷于社交、权力和艺术,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善良慷慨的人。最后,他似乎并不是被社交圈所抛弃,而是被青春和生命所抛弃。这或许也是我们最终的结局,毛姆可能只是想在他耳边轻声说:“老朋友,那些声色犬马,只是沉浮的盛宴,何必固执地纠结于每一顿必须品味的菜肴呢?”
除了以上几位人物,小说中还有索菲,她是一个丈夫和孩子去世后堕落的人;苏珊,她逆袭成为一名画家;格雷,他积极追求事业同时真心爱着人;还有叙述者“我”,他在故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并展开了整个故事。他对每个人物的倾听和抚慰,他对每个人的对话和判断,他对一些具体事务的权衡和努力,使得“我”成为一个似乎更加复杂和多维的角色。
毛姆似乎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独特的自己,与俗世的价值观对抗。《月亮与六便士》是一次彻底的逃离,《刀锋》则是逃离之后的回归。拉里完美地演绎了领悟之后的行动,而在与禅师的对话中,毛姆直接说道,一个人不必出家,也不必追求解脱。无论生活如何苦涩和悲伤,我们都渴望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甚至直接提出了做人的标准:平静、克制、不自私、不沉迷欲望。
然而,《刀锋》的核心并非此处。每个人物、每个作家、每本小说的宗旨,并不是劝诫向善或其他形式的规劝。正因为如此,《刀锋》也提到为什么上帝没有在一开始就创造一个没有恶的世界。毛姆说,当绝对的善出现时,恶也会随之而来。回想历史上那些灾难,不管是最初的热情或仗义凛然,最终都演变成了人类的悲剧。
因此,《刀锋》这个标题非常贴切。刀锋的背后,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熟悉和熟恶,如来与卿。伊莎贝尔似乎是一切的起始者,并导致索菲最终走向死亡,但伊莎贝尔只是试图捍卫她以为是真爱的东西。拉里虽然试图拯救索菲,但他在年轻时追寻他内心的自我,让伊莎贝尔错失了她曾经幻想的爱情。所以,伊莎贝尔错了吗?拉里对了吗?叙述者“我”揭穿了伊莎贝尔,称她缺乏温柔;对拉里,他对金钱毫不在乎,笃信自己能够自由地生活,进行了质疑和嘲讽。所以,至少叙述者“我”的标准也有些模糊不清。但作者说,伊莎贝尔仍然是美丽的,她是自己所喜欢的人,尽管她犯了错误,但这种情感就是爱。因为爱,所以理解。所以,这本小说中每个人物各归其位,特别是拉里对生命的追问,使整个故事充满了神圣的宗教意味。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绝对在自在里,是世界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这种自在,正是拉里一直追寻的生命意义。当我的生命意义找到时,我就会感到自在,世界即是我,我即是世界。我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漫长。我们不过是在痴痴追寻着那份自在,理解这份自在或许只需要一分钟,但真正领悟这份自在,则需要一辈子的风雨历程。
所以,让我们放下轻浮的自我,牵起身边人的手,一起追寻那份自在吧。
在小说的技巧方面,《刀锋》的每章每节都充满力量和色彩。然而,整体来看,小说的结构比较松散,每个部分的发挥有时候过于随意,人物的比重展开也显得层次混乱。不过幸运的是,故事非常出色,人物塑造也很丰满,主题也非常有意义,所以这些瑕疵并不掩盖其优点。当然,可能毛姆本身就追求这种风格。
哈哈,所以毛姆在书中还引用了拉里的作品,讽刺了业余作家作品常见的矫饰和迂腐。
总的来说,这本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题挖掘方面非常出色。它让我深思生命的意义和追求自在的重要性。毛姆通过《刀锋》向读者传递了一个深邃而动人的信息,即追求自在并理解自在是我们人生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同时也让我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更加明确。我相信,通过阅读和思考,《刀锋》可以给每个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和启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