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谢伦娜·塔弗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谢伦娜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为数极少的黑人全职房东之一,靠出租房屋赚钱。次贷危机后,她以每月一套房的速度在贫民区置产。贫民区里大量家庭因为不能按期付按揭,被扫地出门,房价跌至低谷。被扫地出门的家庭不得不租房,所以房租不降反升。谢伦娜买的这些房子特别便宜,因为它们没什么升值空间。但在黑人贫民区的房租又高得出奇。穷人买不起房,只好租;再者,他们(特别是黑人)在别处租不到房,只能在贫民区里租。贫民区因而成了租房生意的一脉金矿:不少在富人郊区赔了本的房东,都指望着在这里把钱捞回来。
作者马修•德斯蒙德在他的这本《扫地出门》中以一名田野调查者的身份全方位地揭示了美国住房市场(贫民区)的运作逻辑与贫困租房者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但他并没有像美国学术界多数学者那样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共住房或其他的住房政策上”,他和那些“被四处驱逐的穷人”同进同出同吃同住,以第一手资料捕捉到了社会学研究容易忽视的“人性、情感和精神”。正因为马修的这种沉浸式调查,使得他最后忍不住在日记上写道:“我觉得自己很污秽,我竟然在搜集这些悲惨的故事与别人的苦难人生,就像是在搜刮什么战利品。”
2008年5月,马修住进了密尔沃基南部的一个拖车营,同年9月,为了调查的深入他搬至一处更为贫困、治安更加恶劣的北部旧城区的出租房,在此期间,他一直带着他的笔记本记录被驱逐群体的日常生活,才能让我们读者直面贫穷带给人们的社会身份弱化和屈辱。这些见证中不但有非虚构体裁用到的受访人的口述、庭审记录、911报案记录、收租明细、统计学分析报告等清晰明了的数据,更有那些以底层人群视角来讲述的温暖的文字。
书里写到的八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家庭以及浑身“事故”的成员,他们何尝没有在努力的活着,但是他们的不幸多是几代人累积下来的不幸。剥开每个人不幸的履历,读者会发现那些根源上的相似性:吸毒的父母带来了吸毒的儿女、幼年时被性侵的孩子长大后多半有心理疾病、家庭的贫困使得孩子们从小无法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越是被驱逐的次数多越是容易犯罪……我们看到所有的超越阶层都需要付出血淋淋的努力,“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得上进或自制到何种程度,才有机会振作起来脱贫。仅仅是从在贫穷中挣扎度日进步到在贫穷中安稳度日,两者间的鸿沟就已经让在底层的他们望而却步”,而他们的生活往往更多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恶性循环。
患有抑郁症的单身母亲阿琳因为交不起房租被不停驱逐,使得两个儿子无学可上、因为毒品失去双腿的拉马尔要替房东刷墙偿还债务、屡次戒毒失败的司科特曾向作者马修借钱买药准备自杀、童年被继父性侵的克里斯特尔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倾向、年轻的文盲特丽莎以卖身来养活自己和两个幼儿,且长期遭受男友暴力殴打、丈夫在监狱而自己也因抢劫吃官司的瓦内塔最终还是被判了刑,心爱的孩子被交到其他人手里……这群底层人常年与蛇虫鼠蚁比邻,在最冷的天气里暖气断供,家中的水槽浴池永远漂浮着厚厚的污垢,门窗莫名其妙遭到枪击,丢在房间里的幼儿无人看顾引发火灾……他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悬崖峭壁、希望渺茫。
有一本书叫《下沉年代》,它讲述了不同阶层的美国人“美国梦”的破碎,那个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多少都有《扫地出门》中人们的影子,“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到了20世纪下半叶,老板们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不是迁厂到海外,就是把生产线搬到美国的“阳光地带”,因为那里的工会力量微弱,有些地方干脆就没有工会。1979年到1983年之间,密尔沃基的制造业有56,000个工作机会凭空蒸发,情况比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那会儿还严重。战后那几年,此地是人人有活干;现如今,失业率已攀升至两位数。有些幸运儿在新兴的服务业找到工作,薪水却大不如前。根据一位历史学家的观察:“1987年之前,在阿利斯一查莫斯公司的老工厂当机械工人,时薪少说也有11.60美元,但在工厂旧址上重建的购物中心里当店员,你每小时只能赚到5.23美元。”像这样的经济转型蔓延到了全美各大城市,它让密尔沃基的非裔劳工蒙受了重大打击,毕竟他们有半数的人都在制造业工作。碰上要关工厂的时候,老板更倾向于关掉旧城区的工厂,而旧城区正是密尔沃基黑人的大本营。
生活不断下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作者费尽笔墨想表达出的“显现”的边缘人群令人窒息的生存状态和“隐藏”其中的贫困群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应该让更多人社会学研究者重视,它们同社会结构、住房政策同样重要。“儿童保护服务局”、“寄养家庭”、“戒毒所”、“租房券”本应该向弱势群体提供的保障,却因为受限变成字面意义。
在贫困的租客们流离失所的生活片段中,马修也讲述到房东这个群体的生活。固然被驱逐的租房客值得同情,但马修并没有粗暴地把所有的罪责都归于房东。在他的笔下房东的面目立体丰满,他们是资本市场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但有时候也会大发善心,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高低去谴责他们,作者要我们看到美国住房市场的运行逻辑才是贫困者悲惨命运的根源,政府对贫困者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同样服从于资本积累的逻辑,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生活不断下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这些机制总是在经过多轮博弈之后,将成本转嫁到本就已经弱势的贫困租客头上。对于美国租房者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吃不上饭,而是房东认为他们无钱交租,哪怕连拿救济金上缴房租的可能都没有了。但凡还可以继续死赖着住在房东房子里拖欠房租的,似乎就还有可以活命的机会……
作者马修随着与房客和房东的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发现,很多问题是田野调查无法回答的。“驱逐到底有多严重驱逐会产生哪些后果被驱逐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穷困的家庭花了这么多钱在居住上,他们牺牲掉的又是哪些东西”城市的贫穷、社区与贫民窟文化,这些主题一直都在美国的社会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马修没有找到任何学术研究成果和资料,在密尔沃基天天上演租房大战,美国学术界或者是精英群体都视若无睹,事实上,私人租房市场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密尔沃基许多(我认识的)家庭都背负着相似的命运,他们因为租房被吃掉大部分的收入,在贫穷与剥夺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因为租房不成而遭到驱逐、失去安全感、沦落至无家可归。租房问题决定了他们住在哪里、与哪些人“共组家庭”,也板上钉钉地决定了他们身处社区的属性与稳定性。这件事情鲜少被研究,许多状况都被蒙在鼓里。”《扫地出门》正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揭开了美国住房市场资本逻辑的层层面纱和被这层面纱遮盖住的边缘人群的伤疤。
一名聆讯刚结束的黑人女性牵着孩子的手,重新回到房间。她包着头巾,一直没脱下身上厚重的蓝色冬衣。她一路从400号房的中央走道穿过,与貌似贫血、带着文身的白人男性,坐轮椅且穿着睡裤跟卡洛驰洞洞鞋的白人女性,一名膝盖上搁着顶软帽子的盲眼黑人男性,还有一名身穿“为我们祷告”、脚踩工作鞋的拉美裔男子擦身而过一他们全都为了驱逐案件在这里等候传唤。一般而言,租房的都是穷人,而且几乎没有例外都是因为没有按时交租而遭法庭传唤。他们大部分人把半数的家庭收人花在房租上,其中1/3的人更得把收入的80%以上交给房东。每6名出庭后遭到驱逐的房客中,只有1名马上可以入住收容所或亲友的公寓,不至于落得前途渺茫。剩下的会在大马路上安家落户。绝大多数人无法找到一个容身之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