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在轮下》这本书,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与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经历相似,我也在一个平凡的边缘城市接受应试型教育,被灌输着“好好学习才能有出头之日”的观念。努力付出后,我成功上了本省的211大学,但却没有感到松一口气。与汉斯一样,我也感受到了学习和成绩追求的压力,始终被功利心驱动,即使是在放松的时候也被学习所占据。这种努力和准备考试的心态深深根植在我的思维和行为中。
近年来流行出现一个词语“小镇做题家”,形容那些通过努力读书考试获得地域性跃升的人。虽然这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自嘲,但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做题家”这一部分。即使身处中心地带的人,如果只懂得做题却不懂得生活,也只能算是长大成人而已。相反,身处边缘地带的人也可以通过创造生活艺术的方式将自己活成中心人。这种“做题家”的关键在于“考生心态”,总是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努力,害怕再次被卷入失败的轮下,即使不清楚这场“考试”是否存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学习方式,就如同《在轮下》中描述的路丘思式的学习方式。路丘思虽然功利,但由于认清了现实,能够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成绩,对于保持在轮上的状态是可持续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汉斯这一类人,虽然他对于知识有着很高的领悟力,但内心对于自身与环境的反馈非常敏感,使得他的学习逐渐陷入自我压抑的状态。这种压抑自我的学习虽然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走得越远越容易唤起自我毁灭的种子。当汉斯意识到自己真正渴望拥有的东西时,学习也走到了终点。
人们普遍认为是高压刻板的教育体制导致了功利型的学习方式,摧毁了个人的发展。然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希望抹平个性,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统一的人。正如书中所说的:“学校必须摧毁、征服和强力限制这种自然人,教育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分子。”这种解读虽然带有贬义,但是客观而中立。即使学习变得轻松,但对于人性本身也是一种痛苦,而改变为快乐教育也不见得能改变孩子对坐在教室里的态度。关键是教育是否能够给予孩子强大的心灵成长,不仅关注成绩和排名,否认一切除此之外的价值。
书中也提到了一个尖锐的观点,即教师更偏向于在班级中有笨驴而不是天才。因为教师的任务并非培养天才,而是培养通晓拉丁文、懂数学的老实人。教育者们只关注好学生,而对于那些天才学生并不欢迎。甚至这些天才学生成为了海尔纳这一类人眼中的反“教育”体现,需要好学生远离和唾弃。因此,教师和父母们为孩子的未来放弃了很多,但也埋葬了多少个汉斯呢?
汉斯的悲剧看似源自教育,但实际上并不仅限于教育。教育是为了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可以通过协作和网络得到更好的生活。这本应该是人类进步和成就的方式。然而,美好的期望往往导致坏的结果。数据、排名、指标和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看似科学,但却埋葬了多少个汉斯。我们可以同情和嘲笑“做题家”,但我们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自怜自悯,而是追求更好的综合教育和个人发展。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