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学校排名的下降,学生越来越难以接触到知名企业的橄榄枝。
努力学习当然是必需的,重要的是选择哪个时间节点。
2.在某个关键节点发奋用功,就能踏上通向未来的平顺道路(虽然不是自动人行道)。
3.一种方法是一开始就选择通往名牌大学的自动扶梯式直升途径,免受升学考试的应试训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正面迎战中考、大学入学考试。
4.“记忆重现能力”是充分掌握知识、准确回答问题的能力。
5.必须正确把握出题者的用意。
6.“问题解决能力”是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能与同伴团结协作,拥有引导团队前进的领导才能。解决问题型”能力由思考、判断、行动三者结合而成。
7.兼备“记忆重现型”和“解决问题型”两种能力的人肯定占据优势。
8.学习方法虽然重要,但一切的根本还是在于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投注的精力。
9.每个人根据自身的观察和感知,分析、解决问题。这种学习能力也包含积极行动在内。
10.充分培养规划人生全景的能力,想好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也要有坦然接受平凡日常和现有环境的坚韧。
11.通过学习掌握了人生的预见力,才能摆脱不安,专注于当下。
12.试着揣测其中一方的想法,这种练习很有必要,这叫“角色扮演”,把自己代入某个身份,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分表里,要从两方面观察、思考。
13.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请大胆地把他当作大人对待,逐步培养,让其未来人生所需的“见解”生根发芽。
14.若要长期做一件事,日积月累的成就感能帮我们忍受练习的艰辛。进入“忘我之境”的人,即便学习,也感觉像在玩耍似的。
15.认真生活,以这种精神为根基,人类就不会有太过出格的行为。
16.端正的学习姿态本身就可以培养人们对生活的认真态度,培养人性。
17.制订学习计划,掌握“预见力”,整理、思考手头的课题,以此为立足点不断提升上进心。
18.一旦按自己的预判决定好关键目标,之后便不再想多余的事,全神贯注于既定目标,所做的唯有不断叠加练习次数,而不是徘徊踌躇。
19.孩子人生最初的七年,主要是为了体会“活在这世上很开心”。
20.绘本的好处首先在于“极低的刺激性”。头脑有闲暇,才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在阅读绘本时,孩子感觉自己在与绘本“对话”“共同创作”。
21.所谓“聪明”,是能虚构出“不存在的事物”。一旦沉浸于想象的世界里,奇思妙想便会喷涌而出,化工作为游戏。
22.产生创意时请务必记录下来。试着引导孩子记录自己的创意,在孩子记录时给予表扬,如此反复。
23.通过画册、图鉴等间接欣赏。大让孩子接触一流的作品。孩子邂逅一流事物,产生触动,这也会转变为其人生的动力。可以教导他们,一流事物是由专业人士创造的。
24.可以通过才艺培养让孩子拥有“上进心”。才艺项目往往需要动用肢体。身体感官可以让人更清晰地感觉到进步。比如游泳、朗读等动用肢体和感官的事情。做这些事,就能运转起全身的轴心,还可以加强呼吸的力量。
25.进步的程度,不要与他人相比较来衡量,而是要时常“自我比较”“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怎么样”,抑或“与一个月前的自己相比,确实有所提高”,对自身进步的切实体会关系到日后的积极性。
26.如果身心都调整到端正的状态,孩子即便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开始学习后也会船到桥头自然直。
27.在开始学习之前,无论花费多长时间,都要让孩子养成坐在书桌前的习惯。第一步,让他们坐在书桌前即可,并不一定要学习,比如坐30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没关系。这主要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坐得住”。习惯这个状态后,下一步就是开始学习。重点在于规定学习的“量”。设定题目数或书本页数,“完成这些就可以结束”。
28.呼吸法是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先用鼻子深吸一大口气,再从嘴巴“呼——”地缓缓吐出。吸气3秒,停顿2秒,用10秒钟慢慢呼出。默数着1、2、3,花10秒或15秒将气吐尽,这样反复练习,可使人心宁气静。把手贴在肚脐下方(脐下丹田),试着用该部位呼吸,这称为丹田呼吸法。吸气,停顿,然后一边放松一边慢慢呼出细微的气流,舒缓身体,做两三次后,学习注意力会显著提高。
29.当孩子感觉疲劳,精神无法集中时,让他们轻轻跳几下,活动活动,让全身放松。
30.朗读也是练习呼吸法的方式之一。听孩子朗读,家长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没有动脑筋。让孩子在家长面前朗读,既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又能让他们练习呼吸法。
31.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掌握时间管理能力。在孩子考大学之前,家长参与制订计划没有问题。
32.孩子在学习时必须要有其他人的监督指导。如果是“放松型”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开始学习时规定“先学1个小时”,并用秒表计算时间。1个小时过后,家长必须检查孩子的进度如何,完成了多少课业量。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且,设定学习量是关键,而不是设定学习时间。
33.学习能力强的人,在人格、社交方面反而很少出问题。对于放松型的学生来说,布置大量课题,要求一次性完成,他们反而会跃跃欲试。
34.前途可危的类型指的是该努力时也不努力的类型。如果你的孩子是可造之才,基本上就要以认真型成功者为榜样进行培养。
35.培养解决问题型学习能力的相应方法,即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孩子自己出于求知欲认真记录知识,就会变得积极。
36.记忆是思考的基础,记忆力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37.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独立思考”。
38.找准孩子的爱好。让孩子沿着他喜欢的道路坚持向前走。人会为自己的长项加倍努力。
39.在小学阶段,为兴趣而学尤为重要,所以家长要一边启发、引导孩子,“为了这个该怎么做呢”,一边陪孩子共同钻研,“那么今天的任务是围绕这一点做些笔记”。针对孩子的兴趣点,不着痕迹地从旁指点。发现爱好,钻研相关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40.将调查内容整理成报告,这样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新发现。孩子的手写内容,家长可以帮忙输入电脑。然后打印出来,再一次让孩子翻看。有了互联网的现代社会,儿童教育水平的差距基本上取决于家长有无学习意愿、是否重视素养。
41.关键在于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查询资料,提出问题、查询资料,如此反复,一定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报告。
42.最重要的是要有“追问意识”。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家长辅助性地提问,通过交谈激发孩子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不要忘了鼓励孩子:“这个想法真棒!”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促使他去尝试,不必考虑结果好坏。家长只要不断询问“觉得什么很神奇”“觉得什么很厉害”就好。孩子给出具体回答后,继续提问:“如何阐明相关证据呢?”孩子既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现有情况,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普通民众的想法。两者都是增强孩子求知欲的重要手段。
43.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布置类似的作业。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孩子们围绕课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并最终形成报告。到了四年级,思想会发生骤变,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关心社会问题。家长可以买来报纸,或把网络新闻打印出来,让孩子贴在记事本里。
44.孩子获得的成就感比一切都重要。自主设定课题,研究并完成。反复练习这套流程,孩子就能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在某个领域中独立开拓的能力。
45.无论什么科目,“步骤分解能力”在学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为了那个先做这个……”,安排好顺序、统筹规划的能力。分清主次轻重非常关键。
46.要求孩子口述内容的要素,可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各科成绩。必须能够全部口述,只要说得清楚就没问题。
47.解释说明能力可以通过对着别人说话锻炼出来。习惯于陈述说明的人,往往讲话干脆利落。干脆利落地说明并非与生俱来的能力,是通过训练得来的。所以,越练习越能在15秒钟内把意思表达清楚。用最简练的句子把意思表达完整就是“聪明”。
48.遗漏关键内容属于表达不完整,所以话语长度还需保证“必要信息的充分性”。而且前提条件是在限定时间内说完。
49.语言输出是锻炼记忆力的关键,家长充当孩子的听众十分重要。进行启发:“让我们来看看,按什么样的步骤去想呢?”逐一解析,摸清孩子到底哪里不明白。用什么步骤、按照什么思路,这些都让孩子说出来。
50.理解题目的文字内容是做数学题的先决条件。孩子通过例题理解步骤,之后再尝试去做只改了数字的类似题目。做例题时家长可以帮忙,让孩子像上楼梯似的逐步提高水平
51.一定要让孩子掌握解题方法的固定模式。之后就是反复练习,提高熟练程度。首先要告诉孩子,沿着台阶一级级登上去就没问题,让他们心里有着落。
52.在日常学习中,要鼓励孩子“努力总会有回报”。家长要支持孩子走好每一步。做例题,做完例题接着做习题,如果对习题一筹莫展,那可能是因为对例题还没理解透彻,可以试着遮住答案做例题。
53.记忆时“建立联想”十分重要。比如把要记的东西连成动态影像、组成图片,或编成故事、顺口溜,串起来记忆、用发音记忆,诸如此类。把要记的事物和自己容易记住的事物联系起来,印象会更深刻。
54.和自身相关的事物更容易记住。汉字记忆法,将印象模糊、写不出来的部分画个圈,只写能写的部分。不必追求一次性把那些汉字全记住,在自认为最难的地方画红圈,逐一攻克,慢慢记住写法。
55.对于记忆这件事,首先要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这样障碍会减少很多。要找准有助于自身记忆的方法,针对各种目标选取捷径。
56.“不安”会干扰我们的学习。重点是“沿着通往目标的最短路线跑”。战胜不安、爱上学习的窍门是“单点突破”。
57.找到合适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这意味着,你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应该采取什么战术。
58.学习的另一个敌人叫“停滞”。学习的进步曲线往往呈阶梯状。看上去“停滞不前”,其实并非单纯的停滞。实际上在进步,却看不到成果,这样的阶段是存在的。
59.学习和学骑车完全相同。在掌握某项技能后,会完全自动地发挥出来,然后可以把精力投向其他学习内容,练习新技能。人们获得技能,形成自动化后,能用相同的思维量考虑更多事情。这种多任务并行的能力使我们做事不容易出纰漏。
60.预判力像备忘录一样留在脑海中,时时留意周围,像探照灯似的全方位扫视。
61.在儿童阶段,必须不断提升阅读的自动化水平。增加思维量有利于我们拓展更多可能。
62.要让孩子产生信心“我能学好”。孩子不断受到肯定,就会消除不安,不觉得努力学习是件苦差事了。
63.对付考试中的选择题,请使用排除法。具体方法是,首先给“肯定错误”的选项打叉,然后在“可能正确”的选项上画△。如果你一眼认定某个选项“就是它”,则很有可能犯错,千万要慎重行事。逐个排除,直到最后剩下两个选项互相PK。言辞稍显过激的是错误选项。在两者之中,选择语气更加收敛的选项,这样更有可能答对。
64.语文考试归根结底是要领会“出题者想要什么样的回答”。所以我们必须得让孩子们明白,考试时要做的是通过阅读题引用的文章内容与出题者对话。出题者在想什么、在问什么,当题目问“文字画线部分指什么”时,线索藏在哪里。要让孩子养成习惯,时时在文中其他段落寻找提示。这就叫“逻辑思维能力”。
65.语文是“词汇量”加“逻辑思维能力”的总和。为了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和他一起看电视剧、动画片时,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去推理,“刚才为什么说这话”“因为前面说过××”“那你觉得后面的剧情怎么发展”,诸如此类。和孩子一起把握故事脉络,比比谁猜得对,这也是学习语文的方法。
66.想打好语文的底子。其一,鉴赏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其二,阅读反映某人观点的议论文并加以理解。其三,自己写小论文。
67.读小说就是在体察复杂的人性。作家必然对人性洞察深刻,所以语文是用来理解人性的极佳科目。
68.一切的基础是语言。
69.要优先培养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具体方法是,家长可以时不时地强调语文的“有趣”,“诗歌很有意思哦”“小说的含义很深刻呢”,推荐孩子试着读读某本书。
70.如果想增加词汇量,推荐“朗读法”。让孩子读经典文学作品,哪怕一本都行,并且要有大人进行解说,这么做有助于加深孩子对人性的理解。朗读时不要普通地读,而要“速读”,节奏快、感情充沛。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的词汇量会逐渐增多,在记住新词后,下次可以试着使用新词。习题集的节选段落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读之不会生厌。哪怕只读那一小段,如果能乐在其中,觉得“啊,这篇真好看”,就达到了最重要的目的。如果是议论文之类阐述某种观点的文章,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边讨论“说得直白些,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一边往下读。读小说、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要经常有意识地体会其中的情感。每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让孩子细细揣摩,家长可以不断发问,“你觉得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段话的”,“这种心情是对谁产生的”,等等。家长要和孩子同读一部作品,互相讨论,加深理解。
71.把报纸当成教材。可以从中选取相对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孩子练习朗读,直到流利得和播音员一样。要做到流畅朗读。报道内容最好在孩子的理解范围内,家长帮忙挑选。接着练习朗读,这相当于播音员的工作。要像播音员那样,无论碰到什么新闻,哪怕是初次看到的新闻,都能舌头不打结地顺畅播报。读完后,将自己对这篇报道的感想、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总结归纳成简洁的分析性文章或画成示意图。通过自己画图示浅显易懂地向他人说明,将报道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接下来就让孩子学当解说员,简单易懂地归纳、说明一件事。圈出关键词,让孩子用这些关键词概括性地讲述一遍报道内容,做到简洁明了。这么做让他们能完全吸收新词,增加词汇量。
72.发表观点时要按照讲述顺序:先说结论,再说理由,最后陈述相关背景。如果不先说结论,则可能会被其他人插嘴。
73.写作之前一定要先做笔记。试着记录脑海中的有趣话题,再考虑如何安排段落结构,总之先把想到的内容统统罗列在白纸上,然后标出“第一、第二、第三”的先后顺序,最后整理成文即可。在写作内容上,起笔先写“一般情况是这样”,接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转变一下视角,难道不是那样吗”,一定要按“表面看起来是这样但其实是那样”的顺序往下写。不要只写自己的想法,把从报纸、课本、书籍中得到的知识添加进去,内容就会一下子深刻起来。
74.单纯记叙日常事件会缺乏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经历”,要求他们写入内心深处的东西。
75.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地进行文学作品的亲子共同阅读。孩子应该朗读真正的经典著作,哪怕多少有些难度,孩子也能有所理解,得到一些乐趣。孩子只要读了,也会强烈感受到书中的内涵。告诉孩子读书如登山,要设定计划。
76.家长要掌握强制力,负起教育的责任。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强迫孩子一起学习。如果等待孩子主动把手伸向好书,只会毫无进展。就算大人百般期待,孩子也不会去阅读。家长的认真对待很重要,因为孩子的兴趣爆发点和大人完全不同,家长要时时观察他们的反应。家长就应加以重视,为孩子提供相应的书籍。
◆数学攻克法
1.算术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计算”,还有一个是“文字题”。
2.发现问题所在,进行指导,就能帮孩子改掉坏习惯,算出正确答案。
3.算术和数学的本质——如何达到高效,如何简单明了,如何节省步骤。算术和数学正是追求极简美学的学问。
4.做文字题,首先要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因此,解题思路是圈出题中的所有要素,想办法一定要用上这些数字。题中出现的数字没有全部用上则算不出答案。绝无可能一个要素都不用就算出答案。
5.先让孩子说明解题思路,然后让他一遍遍重复,使他熟练。接下来只要做计算就好。
6.有时候将复杂的事物画成图,便于理解。
◆自然科学攻克法
1.在孩子接收知识后,下一步让他们向别人说明。不要只动嘴,还要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讲述自己理解的内容。
2.自然科学课就是“参照图片、照片,说明‘某样事物规律’的学科”。
3.自然科学不是回答“为什么”的课程,而是回答“怎么样”的课程。
4.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自然科学类节目、动物类节目。
◆社会科学攻克法
1.要让孩子以解说的形式讲出来,帮助巩固记忆。
2.关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内容,报纸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3.社会科学这门课以解说为核心,因此首先要把知识完全消化、运用自如才行。
4.向别人讲解,使自身提高”的规律在社会科学课上尤为显著。一旦站在解说者的角度,人们立即会对自己解说的知识产生好感。
5.知识是社会科学课的最大要点,所以请大家坚持练习解说,把知识化为己用。
6.学历史,首先必须掌握历史发展顺序和重要历史事件,通过看漫画加深印象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7.社会科学教的是知识。所以,这些知识无论是从遍布文字的书本中获得还是从漫画中获得,都没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漫画更具冲击力,使记忆更牢固。
◆如何攻克不擅长的科目
1.要让孩子体会到喜悦,“分数提高了那么多”。
2.尽量缩小学习范围,制造出一个孩子擅长的“点”,“如果只是这部分内容的话,我学得特别好”。用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打开突破口。
3.先练出一个拿手项目,圈出一片拥有自信的小天地。以此为立足点,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应对其他学习内容即可。不断消灭不擅长的领域,抓住发展机遇。
4.在学习上,自信心可谓至关重要。成绩优异的人大多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怀有自信。通过努力,从不会到会,多巴胺释放出来,大脑一下子充满喜悦。大脑追求这种带来快感的物质。如果大脑确信能得到这种奖励,那么孩子即便遇到不擅长的事也会努力克服。这是让孩子日后拥有自信的窍门,重点在于“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不逃避困难的心态,这是应对生活的一种重要心态。
5.遇到屏障可以回避,但还是先挑战一下,试试能否突破。如果真的突破了,就会习惯去突破,以后在工作上不挑肥拣瘦,遇到问题逐一解决。
6.接到任务就去做,不以“之前没做过”之类的话为借口,既然说“必须要做”就去做。从这点上来说,提升自己的长处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更大意义在于克服自己的短板。只要去做,至少不会是“零”,总能前进一些。
7.遇到新科目,理解它的内容,打开习题集,只要努力钻研、不断解题,就能逐步掌握。面对新知识不畏不惧,且井井有条地持续学习。在学习上有韧劲。
8.学习的益处还在于“培养勇气”。学习既能锻炼智力,也能考验我们挑战新事物的勇气。
9.对特定的事物保持兴趣和关注,但不一定非得从事相关工作。放弃不擅长的科目并没有好处。认真面对、坚持下去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
10.在人生中不要轻率地过分追寻自我价值、追求梦想,实际工作更注重笃行务实,如果不能通过工作获得收入就无法维持生活。
11.工作的基本定义,就是认真执行交办的任务。学习就是练习如何“认真做该做的事”。
12.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萌生“进取心”和“积极性”让孩子拿出“总之先试试”的态度。让孩子别一开始就抱怨。不断坚持“尝试一件事”和“完成一件事”。挑战、完成、获得满足感,把建立这个循环视为目标,这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孩子进行挑战,刻苦钻研,然后获得成功,大脑会感到快乐。
13.小学阶段的时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限的,孩子积极掌握各种技能,花时间学习钢琴、游泳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过得更有意义。
14.与其夸大其词地表扬孩子,不如认真关注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
15.当孩子独立完成各种各样的事后,他们的大脑就会获得“成就感”这一奖赏,所以学会独立完成是最重要的。而家长的重要职责,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成功。
16.在孩子开始学习后,家长可以制定“学完这些就结束”之类的规则,或者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秒表、沙漏,重点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这段时间学这些”。
17.比起口头催促“去学习、去学习”,不如通过各方面的安排,帮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自然而然开展学习的环境。
18.信息非常重要。一句“那你自己决定”不含任何有效信息,孩子无法定夺。积极搜罗相关信息是家长非常重要的职责。
19.家长的干劲、积极性终究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在孩子的成长期不尽力相助,才是对他们的漠视。
20.关于“该做的事有没有认真在做”的话题,父母尽可以把想法告诉孩子。
21.务必在孩子的重要人生节点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22.为了使孩子的人生更美好,有必要让他们从小学起就认真做事。
23.今天计划学多少,就一定要把它学完,这个心理习惯真是重中之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