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是一位独特的作家,她拥有天然的母性和对乡村的特殊情结。与那些从城市下乡的文人不同,梁鸿是一个天生在农村土地上长大的人,但也通过不断学习获得了在城市中工作和地位的机会。对于那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们来说,他们与农村之间的连结仍未断,但后天形成的阶级隔阂却悄然而生。因此,梁教授选择在2009年,也就是她博士毕业的第六年回到故乡进行采风和写作,可谓选择恰到好处。这个时候,她与乡土关系不会太过生疏,她的笔法也不会太过青涩。
透过梁教授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中原地区乡村的真实面貌。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也是补充我对农村记忆的一种方式。我每年回乡的次数都是有限的。因此,我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很朦胧且残缺。农村社会的根基在于人,但对于一个连乡亲都认不全的孩子来说,如何去感受农村也成了一个问题。而成年之后,我对于农村问题的困惑越来越深。要想了解县城与农村的紧密联系,就必须先了解农村。对我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身走进农村。在梁教授的作品中,很多情节都是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当一个人脱离了农村的身份后再次回去,往往会产生一种与农村抽离的“优越”和“同情”感。梁教授强烈地希望为她的故乡做些什么,因为当一个人离开了故乡越来越远时,故乡的土地仍然在那里。甚至有时候,故乡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变成了黑潭。但你总想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哪怕只是感慨一番。与故乡的连结,对于一个从小镇出来的作家来说,也许是一种使命。
乡村是一个宏大而带有黄土气息的主题,具有永恒的文学生命力。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变迁中,乡村始终是最基础的单位,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经济结构被彻底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迁移、乡村伦理的重建,以及道德体系的缺口等问题。通过梁庄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即使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埋葬了许多生命之后,乡村仍然拥有生活的气息。农村并不是一潭死水。在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考验,而农村往往是改革的重要一环。同时,今天的农村“流出人口”和“打工经济”已经与城市深度绑定。当泡沫破裂之后,农民工将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劳动密集产业也将面临升级与淘汰的艰难抉择。而这些变化可能正在某个偏远的静默村落中悄然发生,对中国农村的未来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在今天,也就是这本书出版的十年后,脱贫攻坚战己经取得了胜利,乡村振兴政策也在接续推行。农村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中国在梁庄的发展!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