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中,费孝通的思想根源得到了深入的梳理和补充。特别是最后一章,讨论了江村经济中关于江南丝织业的内容。这一章节对江南丝织业进行了详实的扩展,可以说是完美的。
费孝通与陈寅恪等人不同,他的家族早早西化,从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没有接受过国学传统教育。这使得他受到的传统桎梏较少,但是随着年岁渐长,他的民族性还是战胜了西式教育。早年,他特别关注英美政治,并对大西洋公约提出的四个自由感到欢欣鼓舞。他期待美国走出孤立主义后能实现平民的美国,而不是霸权的美国。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国内形势瞬息万变,不断地改变着他的思考。特别是他前往西柏坡的经历,让这个对于现状极度失望的“美国人”感到了希望。首先,他是一个爱国者,其次才是一个学者。相比于胡适等人,他的政治嗅觉并不佳。在1957年那场著名的右派运动中,他和潘光旦两位师徒都上了榜单。还有一个好友吴文藻也上榜。在1967年,潘光旦病重,找费孝通要止痛和安眠药,他无法给予任何帮助,只能紧紧抱着老师,直到潘光旦去世。
费孝通的主要学术著作都是在民国时期完成的,在解放后,他曾一段时间从事民族调查工作。之后,他沉寂了很多年,直到80年代才重新活跃起来。他为民营经济做出了不少贡献,但已经没有进行实质性学术研究了。幸运的是,他的寿命足够长,没有活在后人的怀念里,自己实现了志在富民的理想。
方老师共出版了三本书,我最喜欢的是前两本。本书专注于费孝通早期思想的内容,可读性相对较差一些,但仍然是一部好书。期待方老师其他著作的出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