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刘瑜
你有没有了解过每个孩子的发育不同阶段。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心理发育的目标和任务,那么父母是不是在孩子每个发育阶段也要有家长相对应的任务呢?
《互相滋养的陪伴》讲述了关于亲子关系双方的互相成长的过程。不要让孩子去复制家长的过去,也不要把自己的缺失从孩子身上弥补过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思考,不要互相依赖,而是要互相滋养陪伴。
本书作者伍罡是心理养育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具有扎实的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治疗的学习和研究背景,提出了“先成长,后陪伴”的亲子养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孩子在心灵上的共同成长。
一、家长要知道孩子发育的不同阶段。
相互滋养的亲子关系是人人都渴望的,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从最低到最高的目标来看,精神分析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有这样的关系。——曾奇峰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而父母要了解并应对他们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
0-1岁是本能阶段,在这个阶段母亲的陪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3岁是回忆阶段,一个人一生的核心心理基础都在这个时期奠定。
3-6岁是关系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意识到男女之间的不同,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6-10岁是底气阶段,孩子和父母要建立起信任关系,父母是孩子稳定的依靠和安全的支持,家长是孩子底气的来源,让孩子不会盲目地追随他人。
10-20岁是学习阶段,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青春期期间,父母更需要学习和感受,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和交流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二次成长,所以成为父母并不容易,更不能认为父母可以掌控一切。
二、妈妈和爸爸的角色不可替代。
“父母应该主动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孩子,而不能让孩子适应自己。毕竟父母是成年人,经历过的事情更多,情绪更稳定,抗压能力也更强。”——伍罡
妈妈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在两岁半之前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任感,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为妈妈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孩子出生前后期间妈妈非常辛苦,爸爸要参与其中,帮助妈妈调节各种关系,做好辅助工作,让妈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2、为孩子提供不可替代的有效陪伴。
爸爸可以刺激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妈妈的语言和行为通常相对温柔,而爸爸给孩子一种力量感。
爸爸还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以增加孩子的勇气。
3、帮助孩子形成清晰的性别认同。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共同配合。
4、帮助孩子建立学龄阶段的社会关系。
孩子上学后,爸爸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与同学相处和处理问题,需要思考问题需要智慧,还是需要力量。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展示出不同的品质和特质,比如父亲的积极品质和母亲的温柔内敛等,而孩子需要这些品质。
三、养育是爱的传递,而爱是相互的。
“养育的过程是父母和孩子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过程。”——伍罡
现代社会无法明确说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谁对谁错,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可能无法很好地完善自己,就已经成为了父母。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无法表达清楚的遗憾、缺憾和情感,可以在孩子那里得到治愈。
但请明白一点,孩子不是你自己的复制品,他们活着并不是为了弥补父母的缺憾,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父母的角色是辅助、帮助和陪伴孩子成长,而孩子用他们独特的气息给予父母“爸爸妈妈,谢谢你们陪伴我长大。”
父母说:“宝贝,谢谢你带给我们第二次成长。”
《相互滋养的陪伴》这本书是关于孩子成长的指南,也是关于父母二次成长的书籍。它从不同角度看待亲子关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陪伴和相互救赎。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不断被催促取得成就,却忘记了自己一生都在不断成长。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孩子,陪伴是相互的,爱是传递的,在亲子关系中的成长也是相互的。相互的滋养让心灵更加丰富、多彩,关系更和谐,成长更积极向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