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花了两周多时间看完这本书。看完后,却迟迟不敢动笔写,因为感触太深了,想写的很多,又理不出一个头绪来。看完这本书,神情一直恍恍惚惚,仿佛度过了一生。
“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这是“茅盾文学奖”主办方写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授奖辞。
这是第1部描述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自述口吻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的故事。他们以狩猎为生,喜欢白桦树,放养驯鹿,信奉萨满。他们崇尚自然也敬畏自然。
打开书本,仿佛置身大兴安岭深山中,吃肉、喝酒、打灰鼠、放驯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但是,世上哪有世外桃源呢。开篇的一句话,就是一声叹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一开头也就为全文定了基调。
鄂温克人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磨难。除了驯鹿、树木、河流、日月和清风,他们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瘟疫、猛兽等威胁,更有仇恨、失去、求而不得等人生悲苦,在作者的刻意安排下,显得触目惊心。
这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看的过程中,心情非常沉重。贯穿全书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生的无常。
每个人都会死。人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生的,死时却各有各的走法。但书中太多人遭遇意外离世,显得刻意又残忍。
残酷的自然已让人备受艰辛,但更让人难受的是人为造成的系列悲剧。两男一女的戏码带来的悲剧不仅限于三人之间;重视子嗣,杰芙琳娜和依芙琳却用近乎惨烈的方式流掉肚子里的孩子;依芙琳与玛利亚的矛盾、玛利亚对杰芙琳娜的仇恨,以及依芙琳跟坤得的不和睦……鄂温克族人在淳朴善良的底色上,也展现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
令人震撼的是萨满这个角色。他们天生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力,而这种治病方式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
妮浩萨满救治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人人都知道这个实事,但是每每仍要逼她救人。在她救的人中,有陌生人,也有坏人,甚至还有部落的敌人。有点不能理解这种超越世俗的生死观,难道就因救人是她的神职吗?
书中,理想化的人可能就是“我”的两个男人,拉吉达和瓦罗加。但是,拉吉达因劳累在睡梦中冻死,瓦罗加被熊掀了脑袋。意外来得措不及防,让人感到非常难受。
你爱什么,就会失去什么。拉吉达、瓦罗加都死于非命。
伊万喜欢娜杰什卡,娜杰什卡还不是带着孩子离开了他。金得喜欢妮浩,妮浩还是嫁给了鲁尼。
不是你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也许,这就是人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