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提出的教育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反。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表扬和批评来操纵和控制人,将人当作动物训练,以达到训练者的目的。阿德勒的教育理论则认为不应该表扬也不应该批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根本对立。
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每个人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事情,这样世界将变得美好。如果每个人只管别人的事情并任由别人插手和掌控,世界将变成地狱。
面对苦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感恩苦难,一种是痛恨苦难。已经走出苦难的人会感恩苦难给他们带来的帮助,而那些走不出苦难的人则会痛恨苦难。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通常会谈论苦难给他们带来的帮助,比如梁晓声的《知青》。痛恨苦难的人仍然沉浸在苦难中,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苦难的无意义,并认为苦难只会带来更多苦难。
阿德勒认为过去不存在客观的过去,只有根据现在的生活构建的过去。人们会因为对现在生活的满意而构建一个美好过去,也会因为对现在生活的不满意而构建一个不美好过去。类似地,阿德勒认为历史也并不存在客观的历史,而是被掌权者不断篡改的故事。历史学家们的论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阿德勒反对赏罚教育,认为孩子在赏罚教育环境中容易产生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经历了五个阶段,包括寻求赞扬、引起关注、权力斗争、恶劣复仇和证明无能。如果家长或老师及时发现并改变教育方式,问题行为不会恶化。否则,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介入。
阿德勒提出了共同体感觉愿意为家庭成员做出贡献,不期待对等的回报。阿德勒的理想是让每个人不只考虑自己,而是时刻想到我们,将这种共同体感觉扩大到社会,摆脱对他人目光和评价的关注,成为真正的人。
中国有实践阿德勒心理理论的人,比如雷锋同志。雷锋同志的行为也符合阿德勒所描述的共同体感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