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阿城的三篇中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念起来很有节奏感,分别来说说。
棋王
王一生是个下棋的个中高手,因此也被称为“棋呆子”。对他来说,饭是不能不吃的:“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但棋也不能不下的:“何以解忧,唯有象棋”。王一生就是在这样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平衡。
此中痛苦,倒是借篇目中另外一个小角色之口直接说了出来:“生活太具体了”。
这也是我颇有感触的地方,在精神世界里接触了太多的女性主义、社会学名词等,通过互联网又听到了太多远方的哭声,每当回到现实需要再面对自己具体的破烂生活时,总有种无力、割裂、自嘲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王一生遇到的一个老头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势,为棋不为生,所以势不可以太盛。棋的道理与人生的道理大概是很像的,但我对人生也还没有悟出什么,所以对于棋的道理也还只是“看山不是山”。
也有点巧,最近听了随机波动新一期的朋友再见栏目,节目嘉宾是一位曾经的围棋竞技选手(虽然围棋、象棋有所不同,但都是棋嘛,内核大抵是类似的)。
其中谈到了一点觉得很有意思,他说棋有两个特点:植物性、动物性。植物性在于沉静下来的内核品质,动物性在于吞杀棋子的兽性。这和我们的生活也很像,具体的生活中,竞争和消费占了绝大多数,在这样的运转规律中如何面对自身的动物性,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棋盘。
树王
这篇是三篇中我最喜欢的。一群知青下放农村砍树烧山再重新种树,要砍的树里有一棵生长了很久、繁盛无比的“树王”。这是树中之王,而肖疙瘩是人中树王。
最后知青李立执意要砍掉这棵大树,为了破除迷信、为了人定胜天、为了个人功绩、为了报效祖国……树砍掉了,肖疙瘩与树相连的根也断了,月内就衰败离世了。
看了一些人的解读,普遍认为树是一种象征标签,篇目里也直接间接有所表达。
我更想聊的是肖疙瘩对于砍树、对于一系列政策决定、对于知青们所坚持的政治倾向的态度,他未尝不能理解不能顺从,但他对于这棵树的保护和对砍树的反抗,我觉得是一种反社会化的表现。面对社会规则的召唤,肖疙瘩说要砍树先砍他的手。当然,面对更宏大的,这反抗以个体的失败告终,所以肖疙瘩死了,但李立等人也未尝算是活着。
孩子王
原本以为这篇讲的是孩子的故事,没想到是一位老师。这篇给我的感受就是——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主人公老杆儿在教书的过程中,逐渐摈弃了以课本为代表的一切虚的口号内容,他想教给孩子们在未来的人生里不会产生虚无的东西,他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去记录,这是“真”的其一。在和学生王福打赌的过程中,他告诉王福“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是“真”的其二。
但只是说真话都会刺痛一些人,让他们感到害怕。老杆儿最终又被调离了教师岗位,重新回到分场劳动,“走进白太阳里去”。
以上是对内容的大概感想,文字风格上正如推荐的群友所说,很质朴很熨帖。喜欢这种落到实处的文字,也没有其他一些同类型同时期男作家动不动就生殖器描写乱飙的粗野。
阿城很善于用简单的文字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动作,「棋王」中有一段描写王一生怎么吃饭的片段,很久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做过阅读理解,因为描写得真的很好,这一段的细节内容以及语文老师的解析都还记得,没想到是这本书里的,看到的时候很惊喜。
虽然内容围绕的是wg,表达的主题也都比较深刻,但表现出来的却很轻快,文内的知青们很鲜活(对于“吃”的描写真的很生动,目前在我心里仅次高邮鸭蛋了),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他们的吃喝、他们的具体,没有过于渲染苦大仇深,但也不会消解痛苦和苦难,笔力很好。
-
2023.8.30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