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的《皮囊》系好友赠予,犹记得读起来酣畅淋漓,读完之后似乎整个人都通透了一些,对工作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不再过分执着,对死亡也不似从前恐惧。因为愿意跟着阿太相信世间有神明,人有灵魂,皮囊坏掉了,更可来去自由。
一年之后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种草,再读《命运》,是作者对《皮囊》的延续和丰富,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死亡。然而在死亡背后支配的是命运,是我们似乎敌不过却又像由我们个人造就的命运。我们的良善、我们的不屈、我们内心精神家园深处的力量,指引着我们一步步向前,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走向自己的功德圆满。
蔡崇达的这两本书都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它总是让我想到我的奶奶,越长大越觉得目不识丁的奶奶丰富并扩大了我的精神格局,她以及她的同辈、先辈不同于我们,他们的生存不靠知识不靠文化,靠的是良心和祖祖辈辈的传承,是适应了天地自然、适应了人性人心的生存智慧。我极其佩服也由衷感激作者,让我更加理解了奶奶那一辈人的人生信条,理解了她受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未能为我所及时了解的信仰。
书中有一个细节,孩子们富裕之后给阿太准备山珍海味,阿太仍只愿意吃旧时候的红薯干,她讲“有人吃东西,是吃味道,我吃东西,只是为了心里踏实”。当年出于孝心,总有儿孙晚辈给我奶奶送各种好吃的,奶奶却总是拒绝,哪怕只是尝尝:“我不吃我没吃过的东西。”从前我总不理解,哪有人不愿意尝鲜。直到奶奶去世多年后,读到《命运》里的这一句,我才恍然大悟,就是这样的,他们不像我们,有好似永远都待满足的口腹之欲,更不懂吃货为何,他们吃东西就是为了心里踏实,为了不丢掉从前。从前的他们,压榨自己的体力,拼上自己的命,用尽各种经验智慧,带领着一家老小,穿越风霜雨雪,躲过各种灾祸、饥饿,积攒更多家底、种出更多粮食、盖上更宽敞结实的房子。他们带领全家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生活里,楼房、马桶、手机、电脑、大数据…各种新鲜事物裹挟而来,一点点删除他们从前的生活印记,他们老了。人人向往新鲜,而他们在衰老的岁月里记忆一次次登门拜访,那些吃惯了的食物也成了陪伴他们一生的老友。
《命运》是厚德载物的展现,修身种德,命运自有回馈。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不是鸡汤,也不教速成的情商提高妙计,不讲利益、无关成功,它是朴素的,踏实的,一个个故事、情节都是在苦口婆心启发我们追问内心,守住根本。
命运像个调皮的孩子,不然怎么叫“造化小儿”,它捣起乱来管你是生是死、是喜是悲。但是它终究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所以你难受的时候,只要看着,你就看着,它还能折腾出什么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命运就得继续,命运最终是赢不了我们的。…我们终究是,自己命运的母亲。”
生活需要经营,命运需要养育。辛勤耕作,土地就会日益肥沃,收成就会日益增多。在人人喊焦虑的今天,以不变应万变,持正念,行好事,不会有太坏的人生,也不必担心生出不好的孩子。
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里写过,“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信仰,是对神祇的祭祀与对祖灵的崇敬。神祇通常是自然力的神化;祖灵是由生殖而衍生的慎终怀远,也是亲子之情的扩大”。我相信大部分人对天地自然、对祖辈先人是有崇敬之心的,也因此有寄托心、归宿感。
我很羡慕阿太和从前的人们,在遇到生活苦闷时,可以有一座座庙宇、一个个神明可以倾诉、问询。神明供在庙里,更在人的心里。人有所敬畏,才不会肆无忌惮,才不会去做败坏家风门楣、愧对祖宗先人的事,更多的戒持、更多的约定俗成,更好地维护人性之本善。这让我想起《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游牧民族,虽无律法约束,人们却深刻的知对错、明是非。
偶尔跳出科学的、物质的现实世界,怀着一颗简单的崇敬心,感恩眼前所有,在前赴后继的人生里,哪怕是相同的活法,也努力活出自己的滋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