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麦克阿瑟所描述的这么简单,战败之初的“日本人就像12岁的孩子”,那么本书就好像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进行心理分析。这里有几个主要的角色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轨迹:A、“家长(监护人)”:美国军方,有时候单指麦克阿瑟本人;B、“孩子”的潜意识:裕仁天皇以及日本的保守党(执政党);C、“孩子”的逆反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新闻媒体以及在野党。这三方的力量始终纠结在一起,成为日本战后走向的不稳定因素。且不说ABC的内部原本就存在的严重分歧,单单描写这三股势力的交织就足够令这本书的内容激动人心的了。如果真如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么简单,把日本描绘成一张亟待书写的白纸,也就不需要美国军方“煞费苦心”的占领这多年。战后的日本的一切都是千头万绪的,绝不是可以重启的和写入电脑程序一般如此简单。作为一名美国学者,对本国的批判态度,首先便值得关注。
作者质疑了战后美国军方的政策,尤其在对于对待原子弹、天皇的处理方式以及东京审判方面的审慎态度,让我们至少明白,当今的日本的外交意识的塑造的背景和原理是多么值得令人深思,它完全不同于德国的经验,于是,它是独一无二的。作者非常擅长将写作视角进行灵活的切换,除了ABC以外,还有许多对于日本普通民众的描写。
因此,本书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解战败后的日本,也可以作为理解日本所谓的民族性的基础阅读材料。因为这本书将明治维新后直至2000年,日本所发动的,和所遭受的几乎一切重要的转折点进行了论述。如果《菊与刀》无法成为日本人的画像,那么《拥抱战败》同样不行,但它却提供了画出日本人的画像的工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