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创建联结》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VivianeGreen编辑的十篇和心智化精神分析治疗有关的文献构成。
这十篇文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前四章)是心智化治疗的理论依据,包括神经科学,依恋理论和表观遗传学,基本上包括了2000年前后心智化理论的发展。第二个部分(后六章)讲述了心智化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案例分析,这里面涉及到的案例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超过了心理咨询师的技能要求。
第四篇文献的作者是PeterFonagy,心智化理论的创立者。这篇文献题目为“人际理解机制:交汇于发展中的遗传与依恋理论”。主要观点是依恋模式或儿童与环境的互动模式决定了与人格有关的基因表达,当然,这个观点在今天不算新鲜了。不过可以感受一下心智化理论创始人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一些观念。
心智化治疗可以说是当今精神分析比较主流的一个流派。它的基础是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经过实证研究的依恋理论,因此,在众多精神分析流派中,它可以说是最符合循证心理咨询要求的精神分析类方法。同时,心智化治疗也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流派,归功于其基础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神经科学。
这十篇文献质量都很高,无论是理论剖析还是案例讲述,都能给人足够的收获感。但是,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理论部分距今已经20年了。
别的精神分析流派对科学发现属于有限度整合,它们的理论和经验可以说几十年都有意义。但是,对心智化流派来说,20年前的理论来指导今天的实践,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带来不可预估的技术问题,伦理问题。毕竟,神经科学的很多发现都带有“颠覆”性质,五年一小颠,十年一大颠!
所以,这本书虽然好(我个人看了觉得很不错),但是不可以把这本书里面的理论不经检验的作为当前治疗的依据。
总的来说,学习心智化的读者可以看一看,其它读者就算了吧,有些理论,不知道不见得是坏事(基于过时的原因)。
笔记附下:
01.孩子是男人的父亲。
02.依恋的体验影响右脑的成熟,以及右脑的自组织与情绪发展的神经生物学之间的联系。
03.负面体验之后再次体验正面情绪的过程至关重要,这可以使孩子学习到负面的东西是可容忍的、可耐受的,婴儿复原力的最好代表就是孩子和父母从正面情绪到负面情绪、再到正面情绪的转换能力。
04.情感调节不仅仅是对负面情绪的抑制,也包括放大和强化正面情绪,这是形成更复杂的自我组织的必要条件。
05.当婴儿的自我组织系统与母亲的系统耦合时,可以形成一种大脑组织,并扩展成为更加一致和复杂的意识状态。
06.婴儿应对压力的能力与母亲的特定行为有关。
07.在内隐程序记忆中,右半球存储了一个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决定了个体情感调节的性格倾向。
08.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婴儿有能力形成一种“心智理论”,即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咎于自我或他人,并在这样的状态基础上预期行为。
09右脑在保持“一致的、连贯的、统一的自我感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01.越是远期的记忆,越不会被神经性病理现象所破坏。
02.记忆痕迹的激活并不总是等同于意识的回忆。你没有在意识上觉察和留意到童年早期的记忆,并不意味着它们留下的痕迹不是持续被激活的。
03.长时记忆持久的原因是它们一般被编码到多个位置上,1)大量的冗余,记忆包含了大量大片神经网络,移除某个或另一个神经从不会毁掉整体;2)多重编码(备份),记忆的多元子系统,并不仅有一个“档案柜”,即使某一个档案丢了,大部分的丢失档案的信息仍可能以不同形式储存在别的档案柜中。
04.语义记忆表现为连接的“目录”的形式,即反映在形式特定的皮层中的具体影像的连接。
05.我们构建而不是知觉了我们周围的世界。
06.情景记忆本质上是主观的,同时是意识的。
07.你记得的内容是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取决于哪个记忆系统参与了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只有当情景记忆系统在编码阶段(和早期巩固阶段)参与了,这个经历才会在我们的外显记忆中。如果情景记忆没有参与,那么这个事件就会从意识中消失,即使它对行为和信念的内隐影响可能存在很久。
08.婴儿期知识被储存为“身体记忆”和内隐的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知识。
09.幼儿依赖可靠的照料者(或促进性的环境),原因就是幼儿尚未取得像成人那样宽泛的记忆系统,因此他们只能依赖“直觉”印象来判断客体(人)的行为。
01.早期的母婴互动模式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内在世界(或内部工作模型),其中包括自我和他人的表征。
02.父母与婴儿依恋相关沟通的特定内容之间的极端失调,和竞争性照料策略的展示,两者都引起并拒绝了婴儿依恋的情感和行为,最终导致混乱型依恋。
03.幼儿依恋经历从来没有直接促成成人时的依恋情感、信念和行为。如果成人没能接受他们令人不快的过去,创伤性的依恋经历只与其未解决的哀悼有关,以及和成为父母后潜在的令人害怕的或受惊的行为有关。
04.有精神病症状的母亲,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比起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容易在以后出现问题。
05.“如果一个社会重视孩子,那么这个社会也必定珍视他们的父母。(Bowlby)”
01.认知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的社会化观点强调,儿童自身在决定其社会化体验中所扮演的角色。显而易见,养育一个高度情绪化的婴儿与养育一个友好的、非情绪化的婴儿相比,会引发一整套不同的母性行为。
02.触发基因表达的环境并不是可观察的客观环境,儿童对环境的体验才是关键。正是环境被体验到的方式筛选了基因型所表达的表现型。
03.儿童对环境的理解比环境本身或者与环境互动的基因更有可塑性。
04.内部工作模型由4个表征系统组成:1)由早期照料者在生命的第一年创造出来,并在其后精心维护的互动特质,形成对互动的期待;2)对依恋相关体验的一般和特殊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形成对事件的表征;3)与持续的个人叙述和自我理解的发展有关的特殊事件被概念化的连接起来,形成自传性的记忆;4)对他人心理特征的理解(推断和归因有因果关系的动机性心理状态,诸如欲望和情感,以及认知性心理状态,诸如意图和信念),并将它们与自己的心理状态区分开来。
05.安全依恋预测了特别需要象征能力的任务的早熟表现。
01.母亲将一系列的想法和感受带到这里。这些源自她自己作为孩子的体验、她当前的关系,以及她对孩子和作为孩子母亲的自己的期待。在与孩子相关的互动中的任何给定时刻,这些想法感受转化成行为。母亲对她过去和当前关系的表达也类似的塑造母亲指向治疗师的感受和行为。婴儿带着他一系列的依恋需要和发展潜力--他兴起的感受和思维构建,遇见他的母亲和治疗师。这些也被转化成行为,这些行为既是对母亲行为的呈现,也是对母亲行为的回应。因此,在会谈的此时此地,母亲和婴儿既重复过去关系的部分,又在构建新的关系体验。
02.治疗师的独特作用就在于他不断尝试去理解父/母和婴儿双方,并以象征化的形式帮助他们表达和对方在一起的体验。
03.依恋关系的破坏以对婴儿的基本天性的否认为特征,这些天性包括不成熟性、原始情绪和依赖性,而这种否认往往是无意识的。
04.摇篮中哭泣的婴儿(在无意识中)代表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幼小的感到饥饿、寒冷或者孤独的新生儿状态,而是父/母小小的,无助的自己被忽视的哭泣的心灵。
05.我们看到一位母亲照顾她的婴儿,但是内在的她被内心中封闭的东西吞没,这些东西和她自己有问题的早期照料者相关,现在在婴儿照顾的需求舞台上重新被激活。
06.干预的焦点是对话,治疗师给它带来“心智化、阐释性的立场”,持续努力去理解和表征母亲和婴儿的体验,同时使得自己的想法可以被她们探索。
01.从被动受害者向危险攻击者的转变是移情关系的特征,反映了创伤性经历向创伤性行为的转化。
02.即使没有外在的危险,受创伤的孩子也倾向于表现出一种警觉状态,以及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的过度警觉反应。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偶然的创伤线索的伤害,因此导致高水平的焦虑,进而诱发原始的求生反应。
03.每个咨询室都有两个被吓坏的人,病人和分析师(比昂)。
04.分析师必须准备好承受这种压力,不能期待患者知道他所做的事情,也许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温尼科特)。
05.肛欲期的孩子有很强烈的愿望,其中一个就是防御令人觉得羞耻的自我表征。
06.婴儿是在需要被满足,和没有被满足、疏离以及不匹配之间来回摆动的。如果那种非适宜性的感受,那种需要没有办法被满足的感受被重复体验到,在婴儿内心就会慢慢形成一个内在母亲视角,这会是以后自我的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部分。
01.青少年的关键任务是将自己身体当中性的层面整合入自己的内心,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从今以后,性将在他们的人类关系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02.原初场景是性幻想的锚点,而正是性幻想在促进着性心理的发展。
03.青少年对治疗存在阻抗,其核心的原因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由于自己需要接受成年人的帮助来成长而感到屈辱。
04.由于脆弱的自恋,青少年很不情愿想到或者听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三角位置),他们似乎对治疗师如何看待自己更感兴趣。
05.精神分析师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发展性客体,支撑着年轻患者的自我,帮助他们进行情感管理和冲动控制,促进互动和现实检验。解释的目标在于分离现实与幻想,而引入语言的作用则是为了促进反思和情感管理。
01.虐待导致两种不同的心理生物反应:过度应激--一种恐惧害怕的状态--随后的解离(如果威胁一直持续存在)。个体重复体验“早期关系创伤”中不可调节的刺激,会对神经的反应模式高度敏感,很小的刺激就会引发很大的反应;一种“状态”变成了一种“特质”。
02.我既不猛烈的抨击她,也不丢下她,既不侵入,也不告诉她该做什么。这种新的关系方式的体验扩展到她的工作当中,她开始允许真实的交流发生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