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东一直关注时代或体制对人的摧毁。然而他写的摧毁不是无望的,因为他故事中的人始终不断地在反抗,对抗所处的现状,对抗权力。他们追求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也向内去探究人生的意义。这本书渐入佳境,最后两篇鹿川和天灯尤为精彩。
李沧东写这些短篇的时候是19世纪80到90年代。当时的韩国社会矛盾激化,年轻人寻求变革,有很多的社会运动发生。最终在激烈的抗争之后,社会体制发生改变。但是那些曾经抗争的年轻人的生活受到了怎样的打击,他们是如何在像泥沼般肮脏的现实里,找到那一盏“天灯”的。李沧东记录了他们的痛苦和对抗。在最后一篇天灯里,李沧东没有点名什么是指引着信惠的那盏灯,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吧。
在李沧东的作品里,还有一个一直存在的主题:阶级。不管是在第一篇里的记者与到城市里打工的人,还是天灯里的信惠与矿山的工人。身处不同的阶级阻碍了彼此的理解,事实上一方带着傲慢,另一方带着充满自卑的敌意,是没有相互理解的前提的。怎么样消除这些不公,也许该放下偏见,去追问,去共情,辨明方向,为消除不公而斗争。李沧东写“支撑这无数威风凛凛的高层公寓的地基,其实是一片巨大的垃圾堆积层”。多么明了的暗喻,不论身处哪种阶级,我们相互依撑,其实是一体的。
之前喜欢李沧东的电影,现在读过了他两本短篇小说,觉得他文章也写的相当精彩。他写那个当了孤儿院院长的退伍军人,经常在半夜惊醒,然后在神智不清的状况下,呼叫孩子们军事演习。写的太妙了,战争对人的摧毁瞬间有了实在的模样。在天灯一文中,他写:“我甚至从未真正爱过母亲。我要成为母亲的乖女儿,努力学习,报答母亲的痛苦与牺性,这种想法从小支配着我。同时,我又不断地想要逃离母亲。我对渺小的东西,就连路边一朵盛开的花也很吝啬,无法敞开自己的心扉。”这种感情真的太典型的东亚了。我们有多少人从小就被培养而对父母带有一种亏欠感。我们一直被灌输要报答,这种沉重的感情债务一直压在很多人心上,其实正是这种负担阻碍了爱的成长。爱应该是自由的。他写:“在当时的氛围之下,校内组织的集会,要求民主化,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冒险。不过,想到自己现在要去做一件尚无人做成的事情,信惠兴奋得全身颤抖,感觉像是在谋划一场革命。此后过了很长时间,她依然无法理解当时自己心中涌起的那股莫名的感动,那种几乎是自我破坏的冲动与兴奋”。人在痛苦中时,是会有一种自毁的冲动的。加之她对现状的不满,和年轻人对改变的渴望。李沧东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这种自毁的倾向,这是人在极大的压力之下的一种呐喊。骨子里,李沧东还是有一种温情的。那种温情在于他从不以批判的语气去写作,在于他以天灯一文主人公信惠从地狱般的审讯室出来,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信仰所在,明白了自己接下来的道路。天灯是在泥沼中开出的向阳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