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年青人都会说,我们活得太不容易了。从出生那一刻,我们就在向前奔跑。跑着跑着,有些人就跑到了我们的前面。我们拼命地追赶,却发现距离越来越远。
何帆新著《找事》直面年青人与生俱来的焦虑。尽管他说的只是求职,其实求学、晋升、结婚、生育,哪一项都能挑动你焦虑的神经。
年青人,真的焦虑吗?似乎现代人没有人会怀疑。但是有没有一剂药,可以解决年青人的焦虑呢?或许,何帆所倡导的“找事”文化,不是最管用的药,但却是最甜蜜的药。都说良药苦口,那何帆的药“甜”在哪里呢?
何帆承认,新生代素质更高,但机会稀缺。如何寻找机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在寻找机会的同时,机会也在寻找你。每一个机会的发现与把握都不会轻而易举的,因为你首先要区分哪些是机会,哪些是陷阱。
躺平、内卷,表面上看是两个极端,其实它们都是一回事。年青人基于成长而形成的价值观,使之产生了强烈的动机。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振臂一呼。但舞台的空间毕竟有限,有些人注定是演员,有些人注定是观众。
找事是一种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怎么找事,找什么事,为什么找事,一连串的反问,令年青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该来的总会来,你愿不愿意,都只有面对。我们所受的成长教育,是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可是,从好好读书到好好工作,再到好好生活,没有必然性。
职场上如鱼得水的那群人,未必是掌握知识最多,运用技能最熟的。相反,那种我们看不惯的指手画脚者、游手好闲者,却往往站在高处,俯视那群忙忙碌碌而没有方向的职场人。
何帆没有告诉你如何克制焦虑,也不能告诉你,在没有“爹味”的说教中,读者感受到更深入的无奈、无趣、无聊。社会变化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年青人能做的只是适应,适应自己、适应老板、适应同事、适应家人。
何帆看见的是众位年青人的不堪与痛苦。他或许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时刻,但他从不悦走向愉悦的过程,不具有代表性。他相信的只是自己看到的。
药无论甜与苦,只有你身心有病时,它才会被想起。不过,谁能保证这一生的磕磕碰碰不会与“病”打交道呢?有病得治,治病须好药。何帆关于根治焦虑的“药”,尽管吃起来甜,但不治病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