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终于跟伙伴们一起啃完了由爱德华·伯克利和梅利莎·伯克利合著的《动机心理学》一书。
在共计30次、8个月的共读时间里(1.3-8.8),我们大家一起细读,慢品,笃行,互相培伴与共同成长!(要是没有伙伴们的支持,我自己真是很难把一本这么厚的专业书读完)
这本书,框架完整,排版清晰明确,翻译的也很流畅,还有干货可以提炼出方法论直接应用,每一条观点也都有实验支持,也会讲出目前一些反对的声音,让人批评的吸收,是目前读过的最好的动机心理学教程书了。(还可以和《福格行为模型》《掌控习惯》《社会性动物》《终身成长》等书补充阅读)
本书重点以爱德华·德西的“自决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为框架:
1-3章讲了关于动机科学的理论和动机的哲学、心理学的起源; 4-7章讲了人的核心内在驱动:自主、能力、归属,即:认识自己; 8-11章讲了行动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目标和规划以及行动模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而不是盲目自律; 而12-14章是情绪、个体差异和环境对动机的影响,最后15-16章则是动机与健康、与财富的关系。
读完让人更了解自己。真好!
@#1: 为什么有的人极为自律,有的人拖拉懒散 为什么说好的到点睡觉,却仍旧抱着手机不肯放下 为什么有的人设置的规划永远完成不了,FLAG立了就倒 为什么明明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转行也不知道干个啥,找不到人生方向
这本书从动机(motivation)的角度加以分析,随手一处都有不少给人启迪的地方。比如说,人应该追求什么
书中说,动机的一个特定方面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或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力,指的是我们调节和改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够使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而不仅仅是现在的我们。
书中告诉我们,“幸福”可能不适合被这种感觉很短暂,而且越是追求它,可能就越得不到。你应该追求的是三点: 自主(按自己的自由意志生活) 能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归属感(编织自己的支持网络) 过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现型幸福”,指的即是过有意义的生活,让你变成最好的自己。就实现型幸福而言,其目标不是为了感觉良好,而是无论做什么,都努力追求卓越。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人为什么会做其所做之事”时,就是在追寻卓越的自我“微雕”之路上了。
再比如说,失去动机,就是失去对未来的期待、规划,每一天都是今天的循环,我们无法面向未来做些什么。
“你能想象永远生活在永久的现在是什么样子吗那就像我们被囚禁在现在一样,永远无法期待任何事情,永远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读完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生活不是beinteresting,而是beinterested!
@#2: 这两年我好像确实改变了不少。开玩笑得说就是,人年龄越来越大,脸皮越来越厚,开心就好,爱谁谁……而根本原因则是我越来越笃定——我最大的快乐就是来自于接触新鲜事物,并且跟人分享。
以往我有点执着于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规训——这样的人生被社会主流所推崇,但问题是,越经历越发现这种轨迹并不适合我,所以过去我一直处在一个被动的人生状态,自然不会快乐。
现在的我并非万事顺利,但总体来说是开心的,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在生活的锤炼中我深切地明白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演绎完美的,最重要的是体验。”
30岁以后,才真的有一种自己人生的18岁刚刚开始的感觉。
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带着一点野心,很多的激情,爱玩儿也爱干活。有自己能解决任何事情的底气作为底牌,有向上攀爬的勇气,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