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修行。前几天,在朋友的推荐下去刷了一遍《学爸》,被电影中父母的花式鸡娃狠狠共情了。看电影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养育,养娃这些年,我也曾有过类似无数的焦虑、迷茫的时候,也曾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把压力狠狠压在了孩子和自己身上。董宇辉曾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应该用跑马拉松的心态去看待。不要在意一时的先后,正如龟兔赛跑,赢的都是龟。”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恰如时机,才是最高级的养育。不需要羡慕跑得快的孩子,也不需要担忧跑得慢的孩子,在孩子相应的年龄阶段,了解和认识他每个阶段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针对他每个阶段的运动、认知、感觉发展的规律去养育,就很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W·桑特洛克、柯比·迪特尔-德卡德、珍妮弗·E·兰斯福德合著的书籍《儿童发展》,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帮助我们把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和其他点连接起来,设计了多种方式帮助我们的孩子跨越不同过程和和阶段间的关系。在书中,作者带领我们一起讨论儿童发展过程和各个阶段会产生的问题,并从生物过程、身体、感知觉发展,认知和语言,社会情绪的发展,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几大模块,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认识、理解孩子。
01儿童发展,拥有“群组效应” 书中作者对“群组效应”做出了这样的解释:群组效应来源于个体出生的时间、年代和属于哪一代人,而不是来源于实际年龄。孩子的发展,是有时代烙印的。经常听到身边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也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真是不理解现在的孩子都咋想的”。养育孩子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年龄,还要考虑到一个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真相:我们的孩子,不是和我们一样,出生于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和我们拥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认知信息的来源。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懂现在的孩子,是我们错用了自己过时的教育经历和思想,在对标现在的孩子。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的年代,所以无法共情我们的苦心。就像殷储教授曾感慨的:“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但其实,他们承受的压力,比我们大太多了。”
02儿童发展,受到天性和教养两方面的影响。 儿童发展会经历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同时也对应着婴儿期和学步期、学前期、儿童中期、青春期。在书中,作者提出儿童出生前便已具备了“核心知识观”。也就是说,儿童是带着具有先天的特定领域的知识系统而出生的。所以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会发现,婴儿是具有理解世界的能力的。当然,所有的儿童发展,都是基于这一基础之上发展的。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所说:“儿童天生具有追求卓越的属性。”在《儿童发展》中也阐述了类似观念:“当儿童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时,学习效果最好。”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给孩子正确地引导之外,更要尊重孩子阶段性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如此,才能达到更好地养育效果。成长,不仅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也是父母需要修习一生的功课。孩子,是有自己的人生剧本的,干预不了孩子的成长方向,那就尽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提供多一点的帮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