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一位老师兼朋友前几天主动借给我的。一开始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借给我这本书,毕竟书上有他的篆体印章,看来他应该有阅读的习惯。
借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小时候上学时经常借书看,正如古人所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次,我的朋友突然借我这本书,想表达什么呢?或许是想让我了解钱锺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我对杨绛很有了解,她的语录在网上流传已经多年,而钱锺书则是《围城》的作者。带着一丝不屑,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结构很简单,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钱杨二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以及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还包括他们在牛津留学期间的经历,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婚姻生活以及与女儿钱媛的故事。在杨绛长达105年的人生中,特别是那18年独自生活的时光,我最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智慧、聪慧、温柔和坚韧。
有两件事让我深受触动。首先是她在处理丈夫去湖南的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教的事情时。她最初的看法是正确的,她认为这份工作不容易得到(清华是全国一流的大学,而且钱锺书自己主动向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写信求职,得到了冯院长向校长梅贻琦先生大力举荐,并且直接升为正教授)。而且钱锺书的工作时间还很短,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换工作。但是钱锺书的全家都希望他去湖南照顾父亲。如果去了湖南,对钱锺书的事业、人际关系乃至之后的家庭生活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杨绛看得很清醒。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独立女性,她能够听取自己父亲的劝慰,反复权衡后把决定权交给钱锺书。这种尊重、理解和退让,一般的妻子很难做到。
第二件事是为了让钱锺书学打大雁拳强身健体,她担心他会因面子问题不愿意学。她在钱锺书面前津津有味地练习,直到“勾引”他自己主动开始学。这展现了她的智慧,以迂回和柔和的方式达到目的。
这些事情充分说明了杨绛的处事智慧。
抗战时期生活艰苦,她作为一个富家小姐,并不擅长做家务,但她能辛苦劳作、精打细算,默默坚持下来。还有WG下放期间的事情,书中没有写,但一定很艰苦。否则她的女婿也不会在那个时候ZS。当然,最艰苦的是在丈夫和女儿离去后的那18年。但她用对这个家庭和对丈夫的爱来支撑自己,她忙于整理丈夫的手稿,同时也自己写一些文字记录、回忆和表达。为了延续和发扬他们的伟大爱心,他们夫妇用稿酬和版税设立了“好读书”奖励基金。
正是这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执着支撑着杨绛18年,让她忘记了悲苦,认真努力地活着,把全部情感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文字中。
我想,读书和经历的意义就在于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赋予人真正清明的智慧去面对世间的悲欢离合,去爱,去生活。
回过头来说借我书的这位朋友,其实我很开心有人借书给我看。近年来看纸质书的人很少了,连看书的人都不多了。这本书似乎连接着一份友谊,其中流动着共同的情感。
我记得去年在我经历别离时,他发来信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瞬间我泪流满面,但也感到了一种温暖的力量。
现在,我好像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借这本书给我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