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认为这本书适合所有人。如果你已经有写作经验或者类似的项目经验,比如我之前是地产营销管理,现在是全职妈妈,那么你可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去学习这本书。这本书充满了经验和干货,足够我学习好几年了。毕竟,真正的“手艺”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的。
我最初看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需要借一本关于写作的书,用于辅导孩子的作文。二是我对书名中的“手艺”很感兴趣,觉得这会是一本讲述如何将文章打磨得更好的指导书,至少会有作者丰富的经验。所以,我随意翻了几页后决定把它带回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了“非虚构写作”这个概念。在搜了豆瓣之后我才得知作者原来很有声望。我选择这本书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可见我对写作的了解真的不多。不过书名很容易理解,“手艺”这是我们普通人最熟悉的词,“普林斯顿写作课”至少说明内容不会太浅。
我用了两个下午零零散散地看完了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麦克菲这个“老头”,他非常可爱亲切。他的写作经验非常丰富,书中列举了许多他个人的写作思路示例,就像上课一样。这些示例非常丰富,过程也很详细,但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模式还需要花费很多平时的时间和努力。
如果将写作看作一个项目,这本书将帮助我们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去理解写作各个阶段的关注要点。
一、项目立项(第一章:进程) 在立项阶段,我们要注重思维的开放性和调研的充分性。一旦开始,就要主动出击,展开思维,制定结构,进行信息串联。关注要点如下: 1、先构思项目特点及关联性事物(最好使用思维导图) 2、找到可能合适的参考人选,如果找不到,及时求助! 3、主动出击,采访,收集资料 4、大胆想,列出名单,然后筛选 5、敢想敢做!不断挑战自己,加大难度 6、在公众平台上输出,以便及时收到反馈,并进行调整
二、项目计划(第二章:结构) 好的计划是项目执行的基础,对于写作来说,计划体现在从哪里开始,哪些内容需要取舍,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卡片笔记法”,按照写作的顺序确定文章的结构。以下是注意事项: 1、每周写三篇文章,每篇都要有结构,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列表方式呈现。这个练习的重点是刻意训练,培养思维习惯。 2、写作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最开始时,我们应该毫无偏见地收集所有感兴趣的、有潜力的材料。只有在前期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结构的划分可以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划分一定要自然而然,不应刻意追求。结尾应该让人意犹未尽。 4、在完成结构后,通常应该先写引子,然后再看素材,并按照结构对素材进行分类。引子应该像一把手电筒,能照亮整篇文章的内容。它为整个故事铺垫场景,并暗示故事的长短。通常情况下,引子应该是故事长度的50倍。 5、“一千个细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