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李晓理
最初知道河合隼雄先生,契机是《孩子的宇宙》。因朋友极力推荐,我抱着好奇的心态翻开了那本书。
那是三年前,女儿一岁多,我把市面上近百本关于养育的书籍搬回家,开始恶补各类育儿方法。
但孩子成长过程总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我并没有因为掌握了更多育儿“知识”而变得自信,反而会因“按书养的孩子仍有问题”而焦虑不安。
而河合先生的那本书,不同于我读过的其他的关于养育、教育类的书籍,给了我一种新鲜、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让我意识到孩子的世界竟是如此神奇和辽阔。
随后,我几乎把所有河合隼雄先生在中国出版的书都买了回来,他的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等多个分野,他像一个智者,四两拨千金,一路读下去,我开始带着更多的敬畏之情去理解成长、生命与人性。
为了更多地了解河合隼雄先生,我在日文网站上搜索查询,无意中发现彼时还未引进中国的《家庭的牵绊——关于家庭关系的思考》,我兴奋地向上海三联书店的杜鹃编辑推荐,于是就有了此书的出版。
并且,我很荣幸地获得了翻译的机会。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河合先生的思考与思想,这件事本身就很有价值;另一方面,翻译过程于我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本书写于1980年前后,主题是家庭关系,虽然是近四十年前,虽然是日本的案例,但对今日的我们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翻译中我不禁感叹,人类在“家庭关系”上面临的问题竟是如此一致。
书中,河合先生以心理学方面扎实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为我们深层解读了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多子女养育与隔代养育等种种困扰着现代家庭的问题,并为我们提示了走出困境的线索。
比如,在夫妻关系方面,我们常常会基于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来评判对方为什么和我如此不同,这也是很多夫妻争吵的来源,但在第四章《夫妻的牵绊》中,河合先生说道,夫妻之间既需要相同性更需要互补性。相同的部分让夫妻关系得以维持,但对立的部分则为夫妻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面对彼此的差异,就能让关系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生二胎,不过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却让很多人棘手。在第八章《兄弟姐妹》中,他强调,当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个性或寻求自立时,对兄弟间不平等待遇的控诉就会变多,这是因为孩子们开始思考“个性”,意识到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差异。看似负面的抱怨,实则是孩子成长的迹象。
又比如,在隔代养育方面,当我们都在叹息与老年人的价值观冲突时,他特别指出了老年人的价值。在第十章《老年人与家庭》中,他举了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因不赞同爷爷奶奶的养育方式而决定与老人分开生活,结果孩子却开始出现了遗尿问题。因为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爱过于焦躁和急切,而一直以来淡定的爷爷奶奶起到了缓解和平衡的作用,如今老人不在了,孩子则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