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令人心碎的真实事件改编,这是法医秦明《白卷》书封上的一句话。读之前,我心里咯噔一下,读之后,我连长叹一声的力气都没有。
《白卷》里的十个案子,是独立、触目惊心的。每一个案子都能带给读者不同的思考。读到最后会发现,看似不同的案子不同的原因,但引发悲剧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断层。每一个悲剧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爱无力的父母,或自以为是,或冷漠,或掌控欲极强。
引子里凌南的惨剧,并没有像其它案件一样很快被侦破,线索和推理都是一点一点穿插在其余的每一起案子中。在凌南生前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白卷里,所有刑侦人员都力图去还原他本来的生活轨迹,他真实的内心。只是真相从来都残酷,少年的愿望那么简单却又那么举步维艰。
读这本书时我想起《无人知晓》,想起《如父如子》,都是是枝裕和关于亲子关系的作品。前者是一个自私没有责任心的母亲,后者是一个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父爱却按照自己的想法强行上岗的父亲。这样的父母没有国度、地域之分,在我们的《白卷》里也能看得到。他们总是掺杂着不合格父母的好几项特征。如果他们彻底不合格我将是另一种感触,关键是他们对孩子也是爱着的。比如《囚鸟》那章里的父亲,无奈有,自私有,但是爱也有,每一项都强烈到让人窒息,何况他们的孩子。
书里对案发现场、案件真相、案件原因并没有刻意的感情渲染和价值引导,在我看来更有一种白描的朴素感。正是这份规规矩矩的描述,才让读的人更心碎。案件里的人,好像就是我们的街坊邻居,同学朋友,那些挣扎的心思和情绪崩溃的边缘,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书里破案的过程也是扎扎实实地专业勘察、线索推理,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明了。在一起又一起的案件里,我看到了大数据时代下的亲子关系是更加让人不知所措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多,家长也是焦头烂额,外部的、内部的双重夹击,让一切都无处可藏。
书的尾声与引子遥相呼应了。凌南的妈妈直到最后也不认为自己有错,一个没有被自己父母正确爱过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个母亲,还那么极端——她看不见孩子本身,她看见的全是自己的缺失与不甘。当她说把自己的骨灰的和凌南的放在一起时,我突然想,孩子至死都不能获得自由啊。这是多么恐怖又让人落泪的一个案子啊。
父母和孩子,倾诉与倾听,体谅和理解,才是爱最初的模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