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灾难与希望的儿童文学。
略微残酷的主题,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感觉胸中憋闷着一股悲痛,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不确定是否有家长可以怀着平静心情给自己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很沉重,很残酷。
彗星撞击地球,人们建造了星际飞船,前往遥远的新星球,需要飞行380年,地球上的一切家园,动物,植物,历史,和记忆都将毁灭,就像电影《星际穿越》一样,乘客在睡眠舱内进入深度沉睡,将自己冷冻,带着人类文明的火种,前往未知的新家园。
大悲剧套小悲剧,380年会改变很多,包括飞船上的小社会。在科幻的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机讲知识和故事灌输到睡眠舱乘客的脑海中,当醒过来的时候,脑海中会饱含人类的各种知识,但事情总不会如此顺利,在飞行过半的时候,飞船上发生了叛变,新势力认为要抹杀一切旧地球上的文明,在新的星球从零开始。
变故的发生就像乔治·奥威尔寓言小说《1984》那样,大总管将强权意志强加到船员身上,将睡眠舱里本应该吸收人类文明各种艺术和美好的记忆消除,灌输技术知识到他们记忆,让船员全变成了工具人。
这是一种隐喻。
自由与强权、文明与野蛮、专制与民主之间的对抗。
这在我们生存的现代真实世界,也时有发生,我们都惧怕人性被奴役成动物,人们被无情的资本压榨为社畜。飞船上的局限空间映射了整个大环境。
但聪明的主人公,伪装了自己,从一开始进入睡眠舱他就残存着清醒的意识,于是他半梦半醒地在睡眠舱目睹了这次叛变,最关键的,他脑海中保留了地球文明的故事。
故事,是一个关键。
人类千百年来的各种故事、神话、文学,是人是人类的情感精华,是人性滋养的土壤。
在接下来的情节里,主人公用故事的力量,战胜了邪恶。
多读书,多读故事吧,这本书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爱故事的人就有希望,我们永远都可以从故事里获取力量。
这本《最后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国际上荣获了包括2022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等多项大奖,从我的角度来看,它可能并不适合“哄孩子”,需要小读者朋友有一定的心理建设,年龄应该稍大,比如10多岁之后再阅读比较合适。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体会到中国儿童文学和海外儿童文学的差别,不禁让人反思,海外儿童文学的主题都可以做到如此沉重么孩子逐渐又父母的怀抱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让孩子接受一些残酷教育,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阳光与鲜花,世界和社会有其残酷的一面,我想这方面是值得国内儿童文学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管是《星际穿越》逃离地球的欧洲思路,还是《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家园一起逃离的思路,我们都不希望地球家园最终走到覆灭的那一天,逃离,也许是走投无路最后的幻想,要记住,人类目前的技术都无法让人飞出地月系统(目前人类最远可以到达月球),更别说逃离到其他遥远星球了。科幻儿童文学的天马行空更应该带来我们对于环保的深刻反思。
最近的北京暴雨,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据说是140年来最强降雨,泄洪导致很多地区被淹没在大水之中,转移群众84万多人!惨痛的情形让人震撼之余心情也极度低落。虽然在预警和提前准备下,已经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但损失依然惨重。极端天气的成因,跟人类的活动不无关系,全球碳排放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巨大台风的原因,孩子读这本《最后一个讲故事的人》希望也能从这个令人紧张的故事里学到一点,那就是保护环境,才能让生态更好。这是有教育意义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