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念与社会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人们会面临困境。我在看完《谁住进了养老院》后产生了疑问和感触,因此我上来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养老问题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人们似乎比以往更加关注养老问题。然而,我们的养老问题依然很严峻。
《谁住进了养老院》是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葛玫根据2013年至2015年在云南昆明进行的调研写成的一本书。这本书结构很清晰,一共有六章,从传统观念、历史发展、现实场所、养老难点、养老机构问题等方面全面呈现了中国当下的养老情况。
在分享纪实书籍时,我通常会加上一句“不同国家具体情况不同”,但这次不用了,因为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研究。如果你对“养老”这个话题感兴趣,我推荐你看一下这本书,不论结论是否正确,至少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养老的实际情况。
对我个人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两个新的思考点。首先,养老问题通常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赡养老人,但很少讨论老人每代人的养老观念和所面临的困境都不同,尤其是在快速发展、每天都在变化的中国,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的养老之路。
说到养老,更多的叙述似乎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子女觉得应该如何给父母养老,专家提出改善养老模式的建议,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的声音几乎没有。随着老年人逐渐退出社会,老年人连主动话语权都没有了吗?这与养老的关键不是老人有关吗?
这本书第一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孝”的角度概述了中国的养老现状。与以往将“孝”定义为子女行为要求的观点不同,通过对养老院老人的采访,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角度。当下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社会发展和子女的压力,老人们觉得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并不是不孝顺,他们认为这是最合适的选择。有趣的是,那些看似传统固执的老人,反而比年轻人思想更加进步。他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压力以及生活的变化,从而做出了改变。而作为年轻人,我们却坚守着“尽孝”的要求。
我认为年轻人没有思想进步的原因并不是不想,而是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精力,难以有精力思考这些事情。另外,即使我们想明白了,也没有勇气把父母的老年生活当作“实验”,所以我们更愿意选择被验证、有些辛苦的家庭养老。
养老当然是老人的养老,但我们真的不敢完全顺从。我不敢让我的父母完全自主选择去养老院养老,这就好像小时候,父母不会让我们自主选择未来道路一样,我们都在用自己已知的、结果还不错的方式,为对方的生活负责。这是一种身份转变、时代转变,甚至是权利转变后必然要面临的“阵痛”。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做出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所以,养老很难完完全全属于老人。
养老虽然不仅仅属于老人,但老人毕竟是养老的主体,一切还是为了他们服务的。然而,老人们的需求是否一样呢?在书中的调研中,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建国前与建国后,老年人对养老的观念有很大不同。
建国前的老年人经历过革命,总会提到“贡献”,其中有一个马阿姨说,我不自私,我希望人人都比我过得好。因此,这些老年人对养老院的态度比想象中要积极。
建国后,我们也经历了一些“风波”,亲历那段历史的老人内心充满着悲伤,对于养老院、新型养老,他们接受中带有一些无奈。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年代、不同人之间的养老需求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