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奥黛丽·赫本
提到奥黛丽·赫本,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的词一定是优雅、美丽。第一印象也许是《罗马假日》里灵气十足的安妮公主,也许是《蒂凡尼的早餐》里拜金的霍莉。
但是比起她塑造的屏幕形象,她精彩又有意义的一生,更值得我们了解。
原本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奥黛丽·赫本,却没能享有快乐的童年。父母的婚姻不和让她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她却在多年之后,跟自己的大儿子开玩笑说,如果她要写自传,开头就会这样写:“1929年5月4日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六周后,我告别了人世。”
这是因为在她六周多大的时候,差点被百日咳夺去性命。因为母亲是基督教科学派成员,笃定上帝会救自己的孩子,所以并没有带赫本去就医,导致赫本一度停止了呼吸,浑身上下也慢慢变成了紫色,幸好赫本福大命大活了下来。
而这仅仅是她冰冷童年的开始,而后父母之间的不和让父亲离开了这个家庭,赫本的家变得残缺。这让原本有机会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赫本,却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可是原生家庭对赫本造成的伤害,她却选择了原谅和宽恕,她不愿活在憎恨与失望中。
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积极和善良的她,让她后来有了一系列的看起来是“好运爆棚”地奇遇。
但是事业一帆风顺的她依旧渴望温暖的家庭,渴望一段安稳牢靠的婚姻关系,这也让她在最光芒四射的时候选择了退出聚光灯下。
晚年的时间,她奔走在公益之中,去世界每一个需要爱的地方毫不吝啬地播撒她的爱意。
这也正应了封面上的那句话:“爱,让她变得完美。”
充满爱的奥黛丽·赫本,世界给她的冰冷和伤害,她全都遗忘,报之以明媚的微笑和温暖的爱,叫人怎能不爱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