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当代美国诗坛,如果说路易斯·格丽克代表了一种声音,她确认过的所有传统都带来了一种黏糊糊的幻灭。她用修辞再生、扩张、篡改、变形她极端真实的脆弱与苦闷。与之对立的,施家彰则是一个活泼的他者,阅读他,向读者打开的是一个陌生而冰冷的数码世界。
格丽克或许代表了古典、人文传统在当代美国诗歌写作的最后一次复归,而被大多数读者忽视的,她是一个实在界的诗人(借用拉康的理念)。她高中曾经因为厌食症而退学。在她身上,她看似俗套的质疑一切的精神,其实跟犹太血统没啥关系,而是她自身的苦难,包括进入家庭后的一系列遭遇,让她的写作富于自传精神。
但文学的评价标准,不是本性孱弱或易受伤害。如果没有看清格丽克写作背后支撑她的理念,评论界是很容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的。但那些书写中的质疑,来自一个无法好好吃饭的灵魂。甚至这种生活时常使她与死神亲近。
列夫·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视角:生活方式先于人的存在。如果生活方式有问题,那么人是无法得出经得起岁月蹉跎的三观的。写作诚然是一种治疗。但格丽克的视角仅仅适用于她,这也是为什么她在中文世界并没有得到良好接纳的原因。
2. 对路易斯·格丽克的阅读带来了一种很深的祛魅。然而施家彰仿佛一个海王星气质很深重的诗人,他来自网络的词汇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合理的解释——几乎上天入地,无所不包。这样一来,任何一个领域的读者,都会在他诗行流畅的偏移中遭遇停顿。如果我们想一探究竟,那么我们的写作属性必须进一步提升。我无法想象一个专侍阅读的读者,会拥有这种盘活符号界的雄心。
庞德曾循循告诫,要向时代出新的诗人学习。对于抛弃了人文、古典乃至西方传统的施家彰,他的文本是隔阂的,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常识、惯习引领我们抵达的领域。但纵使我们找出一百个好处赋予这种写作,如大卫·丹比所言,文学经典是为了塑造自我。而识别优秀作品的唯一方法,就是它可否形成镜像,我们能够把它和早已得到公认的作品联系起来。很显然,施家彰体现的,更多是猎奇,我们当然能够在他的文本中学习到很多,但那都是吸收进我们自己的系统,用他的符号,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应于自己的实在。
回头来看他的文本。之所以能够如此流畅而辽阔的,进行偏移,施家彰是将一种疏离的观察放入了他全部的写作。如果说,过去的大师在强调“认知”,那么施家彰更强调“浏览”,就像我们在玩一个手机,当我们玩的时候,是不会注意我们是否取得了认知的。重要的是海量的信息,它们像宁静的瀑布冲刷着我们的神经。
2023.7.28李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