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很多都是不错的观点:
1. 将目的论替代原因论。原因论只会让你找到原因,但是找不到解决办法。具体点就是你找到原因多数情况会将原因但是作为借口里面是埋藏了你的目的。弗洛伊德的观点会变成你的遮羞布。
2. 既然是目的论,那么人生中很多不幸、不努力便不能从以往经历中寻找原因(实则借口),如你认为自己童年经历造成你的什么缺陷,或者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所以做不了什么什么事,那只是你的借口,真正选择的是你自己,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区别。自卑感是感受到和别人的差距,这种感受可以让你明白差距,继而努力。自卑情结是认识到自己的劣势,但却以这个劣势当做自己不上进的理由。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4. 做到这两点:
自立 = 我有能力
与社会和谐共处 =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5. 摘抄一句: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接受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接下来是不足之处:
课题分离这一观点我不能接受,这个观点一提出,这本书就有点“歪了”。加上用了日本常有的词语羁绊,一些角度也是日本人惯用的角度,会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解读(尤其是针对日本那种佛系交往,有什么错误就鞠躬那种)。想想以后有机会还是看阿德勒的书籍,这本书有点像是阿德勒观点在日本的本土化版本。
至于课题分离,工作上可以做到,但对于家人不行。如果家人也有自己清晰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还可做到课题分离。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人生的课题的,小孩子连人生目标是什么概念都不懂,哪有自己的课题例如沉迷游戏的小孩子,父母不干涉可以吗在孩子还没有正确的三观前,父母必须加以干涉,起码到能明辨是非的阶段。书中用鼓励一说,孩子还在懵懂年纪,全靠鼓励作用有限。又例如迷信虚假保健品的父母,你不加以干涉,他们养老金都全被骗去,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你能忍住不采取些必要手段骗完了你能无愧地说:这不是我的课题,是父母的课题课题分离的前提是你在乎的人知道自己的课题是什么,正确的课题是什么。
再者,横向关系和无条件信赖过于理想化,书中说无条件信赖可以对自己觉得有关系的人,但这两者现实很难做到,没有好的指导方法别人会觉得你是个二笔。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