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针不刺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痛。
“在没有真切的经历过别人的伤痛之前,请不要随意对一个人指手画脚,说不定自己经历的时候,未必能有别人豁达。”或许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些突兀,《南山有台》,作者颠山讲述的是自己幼年虽然我并没有完全见证上一辈的困苦生活,但是通过所见所闻我也深知当时生活的苦难。
其实看完这本书,我无法评价,因为书中每个人物的故事,其实我都听过类似的故事,有的甚至就是我的至亲,他讲述的也是我的幼年时期,虽然我跟作者差了10岁左右,但是大山的贫穷,让我们经历了几乎一样的幼年时期。
《蔑匠》的故事,我看到了我父亲的青年时期,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2岁的时候就离开人世了,12岁的父亲跟15岁三伯开始讨生活(兄妹7人,大伯成家后就分家了,两个姑姑嫁人了,大姑二伯在20岁那一年双双去世了。)父亲跟我讲述他的故事时,我总是无法想象当时的生活。他总是教育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人穷志不穷。他的一辈子几乎没有求过别人,听我妈说,唯一一次求人是我出生,我的出生代表了要分家,我爸拿着1000块钱(99年)去求了我的舅舅让他拿着这钱帮忙建房子,第二天就出门打工了(此时我才出生10天)。虽然我理解不了当时父亲的窘境,但是父亲在我心中一直是伟岸的,我从来不反驳他,不管他是对与错。
《姥盗》讲述的算是上上辈的人物了,她跟我的外公在某些方面高度一致。我的母亲兄妹10人,我认为子女多,父母操劳的越多。可我的外公不是,外公几乎没有干过重活,没有下过地,都是外婆一人在操劳,以至于外婆50多就离开了人世,不知道享福二字是什么体验。我妈说因为兄妹多,年龄跨度大,基本后面就是互相拉扯长大,一直到最后我妈也没有叫过外公一声爸爸,都是以叔叔相称。外公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家里也没有钱,但是外公是见识过外面的世界的人。(拿着家中仅有的粮食钱去的)。但是我对我的外公印象是挺好的,用我二姨的说法,外公最亏欠的就是我妈,所以想在我的身上补救回来。
书中的故事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陕西农村大部分缩影不由得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一代人都在说上一代的老人怎么怎么样,但是却没有想起我们这一代人就是靠他们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供养起来的,即使他们用他们的思想来教育我们,我们可以不认同,请不要过分的反驳。他们的苦楚我们这一辈子几乎不可能在感受到。
说的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看书的感受,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拙见。
我看的第一本讲述上一辈的故事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最近读的是《寂静与逍遥》中的《身骑白马者》。一本是历史洪流中的故事,一个是观察者的视角解读当时的生活。《南山有台》,作者自谦说到“本书的叙事,还显得啰嗦或繁琐,故事也叙述得不够饱满,虽然凭借丰厚的生活底子,给予了一些弥补,但是还是不够的。”在我看来虽然故事中的人物色彩虽然没有那么鲜艳,但是艺术源于生活,朴素是最后打动人心的。的确平凡的生活故事赋予色彩,他会更加显眼。但是我觉得此书并不逊色,述写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自然有着不同的描述方式。上一辈的生活,只有在平淡中才能体会到他们的负重前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