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作者最想回答的问题是:同样读于名校,寒门子弟和家庭背景优渥的学生毕业后为什么会呈现出就业迥异的现象。对于一些寒门子弟来说,教育改变他们命运的效果和影响力似乎在削弱。这种机制是如何发生的?与以往将教育过程视作黑箱,仅仅将教育看作一个结果不同,作者在书中将教育视作一个过程。她调查了南方大学和北方大学的几十名名校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她将研究对象分为“目标导向型”和“直觉依赖型”两类人群。目标导向型即做任何事都有目标,并为达到目标制定计划、采取各种手段,有条不紊地分配所有时间和精力。直觉依赖型则更注重感觉、感受,没有明确的目标,较为随性。
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往往是目标导向型,高考完后就对大学要读的专业有明确计划,大学4年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绩点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只是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通过跟老师、同学和社交等方式提升绩点,明晰职业规划,培养出职业所需的各种性情旨趣。在达到成绩满意基本区间后,他们就会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等。
与之相反的是,寒门子弟往往是直觉依赖型,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认为大学应该纯粹地学习,并拒斥与他人社交的社团、学生组织等活动,也潜意识认为选水课等是“功利”的提升绩点的方式。他们走一步看一步,半推半就走向每个重要关口,作出重要决策。
这种模式的养成与家境有关。目标导向型的孩子往往就读于教育资源充足、强调素质教育的高中,有丰富信息资源的父母也会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建议。在这样的氛围下,这群学生早已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自主性,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这套游戏规则。而寒门子弟读书往往是为了家人尊重、改变家人命运而读,因此“自我”消失了。
而从文化图式上来看,作者指出了几种工作伦理。传统的工作伦理为“家国理想、社会价值”和“家庭责任、地位保障”。而消费社会下也出现了“个体趣味、自我表达”的工作伦理。处于特定生活环境的人更容易激活某种工作伦理。根据有无价值信念和目的-手段行动力,作者将大学生出路机制又划归为4种模式。有内化的价值信念的目标导向者是自主驱动者;无内化价值信念的目标导向者是机会主义者;有内化信念的直觉依赖者是价值归顺者;无内化信念的直觉依赖者是迷失无助者。自主驱动者尽早完成了自己的探索之旅,并坚定地走下去。机会主义者则强调信念和意义的虚无和具体生活体验、利益获得的重要性。迷失无助者则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中苦苦挣扎,不知自己为谁,要去哪里。在作者看来,价值归顺者则因为顺从了学校的价值观而获得了转机。在中国特色下,响应国家号召,走选调生等体制内的路。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又将视角拉开,回过头来审视教育的意义。现代教育的矛盾就在于号召学生献身国家、服务社会的理想主义和承担学生改变命运、跨越阶层义务的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高校的精英学生并非是纯然理性的、高度工具化的,他们也是受到价值信念的驱动的。即理想和现实并非纯然对立。而寒门学子能做的,一方面就是了解大学场域的各种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则是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了解不同的价值信念。学会社交,同时也承认自己原生身份的可贵之处。
------------------------分割线------------------------------------------------------------------------------------------------
梳理完本书主要内容后,发表一些我的个人看法。
虽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