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文系的学生对于汪曾祺都不陌生。在《中当代文学》课上,汪曾祺的《受戒》占据了两个课时。老师会让大家在课堂上读这篇小说,随后进行细致地讲解与分析。
但许是因为课堂上浮光掠影的阅读,我对《受戒》已无甚印象了。这一次正好有机会重读、精读《受戒》,可谓我与汪老的再续前缘。
这套书我先看了汪曾祺改写《聊斋》故事的几篇《聊斋新义》,处处可见他推己及人的人文情怀和动人心弦的抒情。汪曾祺给《聊斋》赋予了全新的语言风格,同时又延续了凝练的表达,让本来读起来规整、费解的文言文,变成了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文小说。
尤其是名篇《蛐蛐》(也作《促织》)让我尤为印象深刻。汪曾祺把结局改回了悲剧:孩子没有变回人,而且随着秋风萧瑟,孩子来到父亲的面前,说了一大段情感浓烈、情绪饱满的告别的话,非常打动人。
这样一改,使得结局和前文中一家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绪相辅相成,孩子变形后震撼人心的力量也得以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连改写的小说都如此有趣,何况是这一整套6册的收录其“散文体小说”代表作的经典作品集《人生如寄》!
“汪氏小说”的一大特点是“贴着人物写”。这样的叙述风格立足于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丰富体验,非常具有代入感,让人身临其境。他一如既往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让每一个人物都有内心柔软、慈悲的一面,让读者更能同情、理解他们的不易与变形。
而他散文式的细腻描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诸如:
《受戒》
1.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茑),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2.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大淖记事》
1.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
2.这十一子是老锡匠的一件心事。因为他太聪明,长得又太好看了。他长得挺拔四称,肩宽腰细,唇红齿白,浓眉大眼,头戴遮阳草帽,青鞋净袜,全身衣服整齐合体。天热的时候,敞开衣扣,露出扇面也似的胸脯,五寸宽的雪白的板带煞得很紧。走起路来,高抬脚,轻着地,麻溜利索。
《匹夫》
1.月亮照出他的影子,很淡,又长得太不像话,他每走一步路,他的影子好像就伸长一点,如一小股水湿着平铺的沙一样,可是又似乎长了之后还缩回来,这么一伸一缩,犹如尺蠖毛毛虫走路一样。不太好看。
2.脚下是路。路的定义必须借脚来说明。细而有棱角的石子,沉默的,荵耐的,万变中依旧故我的神色,被藏蕴着饱满的风尘的铺到很远的东方,为拱起如古中的楼一样的地方垂落到人的视野以外去。可怜的,初先受到再一个白天的蹂躏的还是它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