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去一趟麦积山的,就带着手上的这一本《不可错过的麦积山》!
人类,对于永恒的执念有多深我在书中看到的,是人类对抗时间的尝试与坚韧。
虽然,从作者们的本意,也是想事无巨细地为麦积山整理出一本画册,但是任何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就成了艺术品,成为了超越本身价值的存在。
“不可错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并非是叫卖式的种草,而是对人类精神的致敬。如果,即使到了地方,而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游览,其实对不起的,不是先民世世代代共建“佛国”的心血,而是错过了一次心灵共振的机会。
华夏文明的土地上,能清晰地看到时间流淌和演变的地方,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腐蚀下,其实也已经是凤毛麟角,而麦积山依然可以。
书中的三个地方,令我印象深刻:
1. “向往佛国的山” 莫名地,被这一句话给吸引住。自文字诞生以来,就被限制了表达。从最初的竹简、青铜,只能以寥寥数语记录复杂的事或道理,到今天,可能大段的文字都是无病呻吟的废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精炼才是文字的使命。而这一句“向往佛国的山”,让知道或者不知道麦积山的人,都能在分秒之内准确定位它的价值,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同样凝练的,就是麦积山里的佛像风格,泥塑、皇室与官民共建,种种机缘之下,导致麦积山的佛像,从后秦到北魏早期、到北魏中后期、到西魏、到北周、到隋唐、到五代、到明清的洞窟,都显示出鲜明的时代风格,也就是时间的永久停驻。
2. 从72页到263页海量的佛像 因为对信仰的尊重,我们被教育到了类似场所,是不允许拍照的,更不允许正对佛像拍照。所以,海量的图文纪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是珍贵资料。
3. 泥塑是怎么做成的 关于麦积山为什么不做雕刻造像,而做泥塑的解释,非常浪漫。虽然实际上,是因为麦积山的丹霞地貌中的红沙石岩粗糙酥松,不适合。但很显然,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更愿意相信,天水麦积山的泥塑,对应的就是女娲造人的传说。
书中关于泥塑做法的详细程度,真的可以达到手工作业能力强的人,可以复刻的程度。这也算是一种文化技艺的传承。
读完一本书,向往一个地方,此刻,说的就是《不可错过的麦积山》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