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孩子却不停地追综艺、追剧;
让孩子认真吃饭少吃零食,若是不听话就开始言语攻击;
让孩子在学校里不要打人,自己生气时又忍不住打孩子……
每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不适,我们就会觉得烦躁、焦虑。殊不知,我们忽略了一点,很多时候,他们的举止其实是很正常的,至少是符合他们所处年龄段的。
那么,如何解决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做出让自己后悔举动的问题呢?
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给出了答案:父母需要成长。
自然,“成长”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从犯错中成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犯错,但要坦诚地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适当的修正。
比如,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应成为尚在年幼时最佳的模仿对象。虽然很难理解孩子在自然发展阶段中的很多表现,但我们要避免心怀怒火、责骂孩子的行为,并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榜样,避免成为拯救者型父母或迫害者型父母。
比如,孩子进步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每当孩子在成绩、表现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应该及时鼓励和赞扬。这不是讨好,而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和愉悦。同时,通过“给予”爱的行为,我们自己的内心也会获得滋养,逐渐学会与情绪和解。
作者在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让人醍醐灌顶的话:“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我们是孩子的生命之师,本应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逐渐消除亲子隔阂,也摆脱自己的情绪困局。
父母与子女的双向互动,是世间最美好的存在。只有在教养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教养孩子。只有我们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长后,才能重建平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