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我常常在睡前读到不可自拔,也以最快的速度将它读完。作者的文笔总是一次一次让我带到那个故事里,身临其境,一次次也痛得不能自已。
当我说这是乡下人的“哀歌”,我是完全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我总觉得今天的文明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而他真实地发生在当下的社会。我突然感觉悲伤、愤怒,被伤到不知所措。正如作者所说:“很难想象,此前数十年,它是我对中国一无所知的那部分。”
读完后,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生活在那个世界,我会做和他们不一样的选择吗?答案似乎是不确定的。在那个环境下,我体验到的首先是活下去,其次才是怎么活。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和我一样,一遍遍怀念自己长大的故乡,一遍遍又害怕回去。这两种情感一次次在自己的内心冲突而矛盾地存在着。他们向两个方向不停地撕扯我们的心,就像作者所说的:“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或许都会在某个时刻“为什么她们不离婚?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为什么不离开那样的家庭?”就像作者在序里面所说,外来的人看来,河流平平无奇,但居于其岸边的仙市人,自然知道它的潮汐、枯竭和洪流。有一种感受是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于这种害怕,他们现在遭遇的苦难或许并没有那么苦吧。
从90多岁的陈婆婆到十六七岁的小女孩,他们年岁相差很多,但似乎存在一种共性,都有一张无形的网,哪怕在痛苦中,也挣脱不了那张网。
当我们从小一直被灌输各种观念,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是如此生活,我们或许就会活成大部分人的样子,就像王大孃一样。她可以去刷抖音,可以接触更广的世界,但是当她的丈夫打她,当她的丈夫一直婚内出轨,有人劝慰她说:“你就当他死了,他至少在弹棉絮,在赚钱,帮你把两个孩子养大,哪里有好的,都差不多。”王大孃会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好人,是真的为她好。也或许这也构建了她的生存策略,我们很难活出自己意识之外的样子,而离婚对王大孃来说意味着她的意识之外,她的人生没有这两个字。
和环境、传统的规则相比,我们人类是如此渺小。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我们都很难放下这样的观念,仿佛成了我们内心不会倒闭的灯塔,引领我们前行。这也显得人的生命力的可贵之处,为了我们心中那个样子,我们可以承受更多。
作者说:“盐镇的生活是一道道细碎的裂口,女人拼命止血,而男人们在撒盐。”我们在同样的天地下,他们也或许就是我们自己,他们的痛苦我们肉眼可见,他们所坚信的观念容易识别。而我们呢?我们或许也有自己无法放下的规则,坚决要执行的。但我们能看到吗?
“她们默默无闻,终其一生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没有人知道她们如何存在、如何生活——不是她们不存在,而是她们被忽视、被遗忘。”我们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