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真实故事: 17岁的女孩小维,在她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当天的凌晨,从十层高楼上纵身而下,结束了她年轻美好的生命。
失去唯一爱女的母亲,痛到麻木,以泪洗面,甚至长时间靠镇静剂才能正常生活。
“那是她的头盖骨,其中一块是她的眉骨。没有哪个母亲不了解自己孩子前额的轮廓,她们曾经把手按在那里,安慰发烧的孩子,驱逐可怕的噩梦。即使她已经长成了少女,我还是会趁着她熟睡时溜进她的房间,亲吻着她的眉头低声说:妈妈爱你。”
这段文字让同为母亲的我感同身受,心中剧痛。
母亲眼中美丽、快乐、才华横溢的女儿怎么竟会走到这一步
通过走访女儿生前好友、学校老师、同学、心理诊所,并从女儿留下的各种线索、日记中,母亲渐渐拼凑出她自杀背后的真相。
1.边缘群体: 小维就读于新加坡的一所私立学校,学校收费高,大多数学生家境富裕,父母社会地位高;而小维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媒体工作者,收入一般,家里没有车,也住不起高档住宅,这让小维在同学中属于边缘群体——既无法与本地孩子融合,也无法与家境优裕的其他移民孩子打成一团,在她最好的朋友举家搬迁去澳洲后,她一直处于孤独的状态。而且她有社交焦虑,她在日记中自述:“我不会在课堂讨论中举手,也讨厌全班同学都不知道答案时,我却知道答案”,无法在公众场合表达自我,让她更加孤独和自卑。
2.青春期的烦恼: 进入青春期后,小维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女孩,这种与众不同的性取向让她惶恐不安,而敏感给个性让她不敢与父母倾诉交流,生怕给父母造成压力和负担;
3.成绩的压力: 小维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症,这让她除了写作、艺术等个别特长外,课业成绩并不优秀,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可能活不过今年了,拿到成绩我就知道了,我要不就会高兴地跳起来,要不就会从这栋公寓的楼顶上跳下去。”
4.校园霸凌: 虽然母亲无法得知女儿具体遭受了什么,但她的日记中出现了“霸凌”这个词,有被称为“酷小孩”的小群体,以欺负小维及她的伙伴为乐。
5.学校的失职: 在我看来学校的失职至少在三方面,一是在小维出现心理问题,多次求助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时,他并未重视,不仅没有将问题告知父母,连咨询档案都缺失,后来小维被母亲送去过私人心理诊所,却因为之前的风险评估资料,导致没有对她实施安全干预;二是小维遭受校园霸凌后,也曾向多位学校老师和领导反映,但因为施暴者家庭地位的关系,学校没有任何干预;三是学校在教育上的不当,过分注重成绩,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间的不正当竞争,扼杀学生在个别方面的特长和天性。
6.父母的忽视: 由于新西兰老家地震,小维的母亲在工作之余忙于应付保险、建房等后续事项,忽视了对青春期女儿应有的关注。
这一条条虽然是扼杀少女小维的理由,但细细想来,我们身边难道没有吗作为父母,我们难道不应该从这血的教训中进行反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