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号东坡居士,他一生颠沛流离,不但没被打垮,反而“茁壮”有成,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他是豪放派词的代表,是文学八大家之一,是书法宋四家之首,也是新派文人画的发源者。无法想像,这些成就都是在他居无所、食无肉,“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的苦难中完成的。
叶嘉莹先生认为,要真正了解苏东坡,不仅要看他浅显的豪放词,还要看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天风海涛之曲和幽咽怨断之音。苏词风格的特征如何形成,虽然以超旷为主调,但其中的内涵并不单纯。在这个思考中,我们也会思考为何苏轼的余音能近千载不息,在洒脱之中是否有一些“不谐律”的地方。《叶嘉莹论苏轼词》收录了叶嘉莹先生亲手写的三篇手稿,每篇都以苏词解读苏轼的词作和他的精神世界。
叶嘉莹先生认为,在他的一生中,苏轼将儒家的用世之志和道家超旷的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他性格中的两个主要特质。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经历、对学问的严谨、对诗词的热爱,也能够称得上是“超旷”二字。诗人席慕蓉直言“她就是诗魂”;诗人痖弦称赞叶嘉莹是“穿裙子的士”;作家白先勇回忆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常常逃课去听叶先生的课,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尽管她出身名门,但也历经家族的衰败,面对生活的困境和颠沛流离,她选择了坦然面对。她既接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也接受过现代大学的教育,而她最重要的寄托,是将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生命和美的体验,尽力地传递给下一代。
《叶嘉莹论苏轼词》是横版开本,封面是米色封套与青玉色封面的人像重叠,勾勒出了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形象的寥寥数笔。翻开内页,左侧是叶嘉莹先生手稿影印版,手稿是常规的横版,但叶先生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仍然是竖版书写,字迹流畅,偶尔可以看到“补丁”修正的痕迹,或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修改。右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字注释,一部分是大字正文。这样的排版显然是为了配合手写稿的尺寸,不改变原稿的连续性,也不会影响读者的阅读。苏轼将一切都当作景、当作诗来看待的积极豁达的态度,给我们树立了面对挫折和苦难的典范。叶嘉莹先生通过自己对古典诗词中美好世界的体验,向我们展示了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