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甚至我们大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的恐惧、对善恶的追问以及对未知的恐慌。比如,我们的生命来自何处,它又往哪里去?人是否有处置自己生命的权利?人是否都追求快乐或幸福?人是否应当追求完美?人为什么要探险?然而,这些问题往往无处寻觅,最后孩子只能独自承受,默默消化。
我们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有一个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但问题在于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无法回避,我们不能不正视它们。只有正视它们,我们才能深深体认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寻找自己通向安宁幸福的人生道路。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先生年轻时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当他的孩子也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专门写下了这本书《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的初衷是父亲为孩子答疑解惑,分享他多年来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该书经过多次增补修订,1995年初稿,2009年、2014年、2021年三次修改,历经26年,这是一本不断成长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容深入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书中的小故事更多是何教授和两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或者说一起观察和体验到的,通过这些故事来分享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作者书中所谈的,首先是作者想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一些话。
在本书中,作者分为了四大篇章:“生死之间”、“生命成长”、“生命相通”和“常与非常”。作者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解答了严谨晦涩的哲学问题。
下面我分享一些我深表认同的观点:
- “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并没有绝对的权利。因为这生命并不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它的孕育、存活、成长其实包含了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朋友和其他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社会成员的付出。” - “生命是自然而神圣的。每一个体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消亡,但它应该是自然的,而不应是人为的。” -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都是独特和不可替换的,我们要学会爱自己,不是怜惜、伤感地去爱,而是骄傲、自豪地去爱。” - “我们并不是不要求完美,而是要慎求完美。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限度。” - “勇敢但有所畏惧的人知道自己的限度,知道什么事情自己能做,什么事情自己不能做,或者需要极其谨慎小心地去做。” - “随着人类知识、理性和信息世界的扩大,却有可能是人类意志、想象和冲动世界的缩小。” - “我们当然都希望自己有耀眼的才华和突出的成就,但是,就像花园里绵延最广的是小草一样,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也只是被赋予了中等的才能,我们是否就放弃在大地上繁衍新绿的权利和欢欣呢?” - “保存和尊重生命的原则,从规范上来说,就是首先要使每个人不受到凌辱、伤害、强暴和杀戮;其次是还要有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料。”
这本书更适合处于少年阶段的孩子阅读,可以由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甚至父母可以先行阅读。它是父母与孩子对话的媒介,也是父母与父母、孩子与孩子对话的媒介。这本书也是送给有孩子的家庭和关心孩子的朋友们的最佳礼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