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
最近跟朋友聊天,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并不是像表面看到的那样。比如,我这有个朋友,她现在是单身,平时说话呢细声细语的,然后长得也比较大气型的,很有意思的是,初次见面跟她聊天,感觉他很开朗的一个样子。
但是熟悉了才发现,实际上她本人是不太喜欢说话的。她很多时候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好,觉得自己很没有用,会自我攻击。
她觉得自己普通又平凡,很多时候对自己很失望。
而她的这种情况,让人感到吃惊,直到看到城闭喧的《有时就想躲起来(一个高敏感者的心灵自白:站在人群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另一种生物)》这本书,才明白原来人自卑,一旦事情做得不是很顺利,就想到放弃,然后摆出一副“我根本没认真对待,完全不在意”的样子;人敏感,在跟别人交流时,一旦意识到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就会开始替对方看不起自己;当遭到任何质疑或否定时,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然后把自己暂时封闭起来。
人在人生艰难时刻,可以选择躲起来,但躲起来不是为了与世隔绝,而是为了积蓄能量,更好地前行!
在这书中,城闭喧就直接提出来了,总是感到愧疚实际上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比如说从来不愿意主动麻烦别人,如果一旦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会觉得亏欠,感觉到亏欠对方,觉得自己连累了别人,给别人添加了一个很多的麻烦,很容易感到愧疚。
那这个愧疚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很多时候还要归属于自己的童年的阶段,如果一个人在婴儿和童年的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鼓励和无条件的爱就会缺乏心理的安全感,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而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和对自己的怀疑,将使这个人变得胆小懦弱,时刻害怕被抛弃和被讨厌。
在这种人的眼里,一个人能够被爱,被别人爱是有条件的,所以他们必须要求自己满足这些条件。
比如说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就会当别人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就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我什么都做不好,真是太没用了,不配得到他们的爱,就会产生一个愧疚感。
可以说,父母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孩子感受到什么都是自己的错。时间长了,有的孩子可能会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对自己进行攻击,觉得自己总是太普通、太平凡,总是能把事情搞砸,反反复复对自己攻击,对别人感到愧疚。
如果长期被这种负疚感折磨,人就会变得焦虑,变得孤僻,同时,正常的行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就会严重降低,整个人变得自卑、敏感和不知所措,只会想自己躲避起来,不想跟人有太多的接触。
那么如何跳出这种总是感到愧疚的恶性循环呢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就是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积极乐观去思考问题。
比如,不要给自己贴标签,比如说我是个笨蛋,我是个废物,我一无是处,我糟糕透顶等等,不要因为没有做好一件事情就会改成自我攻击。
我们都是普通人,做不好一件事情很正常,那么就继续努力就好!
还有,不要什么事情都无限放大。比如不小心摔碎一个杯子,那就把碎片收拾就好了,但是喜欢愧疚的人就会把这个事情无限的放大,他们感到无措,怪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担心别人会生气等等,导致自己很愧疚。
愿意无条件去相信自己,遇到事情可以暗示自己,我没有问题,给自己讲道理,就拥有战胜困境的能力。
《有时就想躲起来(一个高敏感者的心灵自白:站在人群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另一种生物)》这本书,很适合自卑、敏感拧巴的人来读,书中很多解决问题方法和情景展现,都可以让人一目了然来看到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来解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