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于1979年,当时美国的大学入学率超过了60%。而在1940年还很罕见的高中文凭,在1979年已是随处可见,在找工作时几乎一文不值。学历发生了膨胀,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也就导致在有在教育序列愈发向上的趋势,理论上,“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
这与当下中国的情形有些类似(虽然中国的大学入学率尚未达到60%),以前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如今考研难度更大,数据显示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474万,录取率约16%。
根据简单的供需理论,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足(这里的需求是不断减少的中产阶级工作职位,作者称之为“闲职”)时,教育就会发生通胀。另一方面,技术管制的意识形态认为,高科技工作对高水平的教育提出了要求。作者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变革不是文凭要求提高的推动力(因此存在教育过剩),因为大部分技能都是在工作中获得,教育官僚组织只是将其标准化而已。
传统观念认为,更多的教育能够生产出更公平的机会、更高科技的经济表现和更多的好工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努力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社会流动的阶梯,教育是迄今为止人类介意达到社会平等的最重要手段。Collins反驳了这种观点,他用数据说明教育的膨胀并未增加社会流动的机会,人并未变得更加机会均等,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机会与他们的父辈大体相同。
那么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呢除了标准传统下的社交能力和礼节,还可以作为文化凭证(cultural credentials)和社会流动的障碍(Mobility Barriers),因为教育的获得与家庭背景有密切关系。Collins将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政治性劳动,前者创造财富,后者分配财富。有职业地位财产(property in occupational position)的人可以脱离生产性劳动,追求这些闲职。而获得闲职依靠的是文凭。换言之,人们上学不是为了学到什么,而是为了买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一个闲职职业。
Collins通过对美国教育体系发展历史的梳理,以及医学、法学如何成功在内部创造标准和工程学未能成功的分析,说明了文凭怎样成为通货(不过这一部分我觉得讲得不是特别清晰),以及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国外人文学科地位好像比理工科要要,因为历史上工程学的主要生源是技术工人,而人文学科的生源本就是当时社会阶层更高的群体。
教育凯恩斯主义能够将很多人留在学校,从而减少失业率(高校中继续深造也算在就业中),从而某种程度上能够维持资本主义巨轮。但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政府成本,或许也有支持不下去的一天,届时在技术推动下(如无需很多人工作),资本主义或许真的难以维持。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去文凭化,本书出版后一度从大学辞职,后来因为教书工资更高,又回到学校。这个方法比较激进,当然也很难成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