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格心理学中,有多种人格理论,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见解。学术上的争论从未停止,而生活中被人熟知的,通俗易懂的,就是性格的内外向了。
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外向、善于表达,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是整个大环境的主流。这本《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作者用心理学理论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内向也具有竞争力。
内外向的性格,有天生遗传的基因,也受环境所影响。作者用橡皮筋来比喻人的性格特征,橡皮筋富有弹性可以被拉长,但却有限度。我们的努力,可以克服个性上的一些倾向,但却无法超越基因给予我们的框架。内向的人可以努力改善自己的社交,外向的人也可以沉浸专研,但两者很难在其不擅长的方面超越天赋者。
书摘:P090外向型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特征了,它也渐渐成为一种美德的指标。这种变化来自时代的进步,富足的物质,便捷的生活,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娱乐。网络时代,人们对于自我的定义,越来越依赖外界的评价,让自己呈现一个好的状态,赢得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方向。
书摘:P104孤独究竟有什么魔力埃里克森告诉我,在许多领域中,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投入所谓的“刻意练习”中,他认为这正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
书中提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因为兴趣爱好广泛,我学了很多东西,钢琴,围棋,心理咨询师……。无论是有一对一的老师,还是上群体大课,每一样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我用心去努力。这种努力不是坐在那里一整天,不是记录详细的笔记,而是头脑的转动。当头脑飞速转动时,会忘记时间,忘记身在何处,达到“心流”的状态。只有这种程度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
书摘:P335如果他的兴趣对你来说太过孤立,要记得即使是那些独立的活动,比如绘画,工程或者创意写作,他在这个领域中也终能找到三五同好之人。
作者建议家长在培养孩子课外兴趣时,依照孩子本身的性格来促成,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即使再好的特长,如果孩子本身不适合,是强求不来的。
不仅是孩子的爱好培养,对于成年人的工作一样适用。“人职匹配”是工作愉快的重要因素。不爱交际的人做不好销售,不爱钻研的人当不了科学家,这也许是两种极端情况,更多的是,工作的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认为工作就是满足温饱的一种手段,工作不愉快成了日常。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先从了解自己的性格开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