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父母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有些孩子小时候表现得天赋异禀,长大后却资质平平;有些孩子一直乖巧可爱的孩子,青春期却变得暴躁易怒。还有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爱哭、胆小、多动、厌食、口吃、社恐等。为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唤醒天性》书中认为,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与父母的应对方式、家庭关系有关。
本书作者李子勋,是国内著名家庭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被誉为“后现代心理学国内第一人”。本书为我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要保护孩子的天性,怎样保护孩子的天性,家庭关系怎样影响孩子的成长等诸多问题,帮助父母解开孩子成长的困惑,打开关于孩子成长的心结,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孩子才可以更好掌控未来。01、越有智慧的父母,越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据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三岁时还不会说话,语言发育明显比同龄孩子迟缓,但是这些“弱点”并没有影响他日后成为轰动物理学界的天才。原来,人有两个大脑,左脑掌管语言功能和抽象逻辑思维功能,右脑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人的左脑和右脑发育有先后。3~7岁,右脑发育较快;7岁以后左脑开始发育;7~11岁是左右脑共同发育期。事实上,人一出生都是先用感官来感受世界的,随后,语言和逻辑思维才逐渐形成。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搞反了,他们会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开发所谓的“智力”。比如他们会让孩子背古诗,学着大人说话等等。乍一看,我们会认为这些小大人挺聪明,长大后必有一番出息,结果越长大越愚笨,甚至感觉到他们的智力倒退了。这种现象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也描述过。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聪颖,成年后却平庸无奇,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方仲永除了后天的学习跟不上,父母更没有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保护好孩子的天性?书中认为,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大自然中有很多靠感官感知的东西,比如温暖的阳光、清凉的泉水、动听的虫鸣鸟叫等等,莫不触动着孩子的每根神经。相较于自然界的声音,听音乐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因为音乐的元素要比自然界中的声音元素少很多。孩子喜欢玩水,玩沙土,喜欢一切跟自然接触的活动,原因就在于他们从自然界中学到的东西,比书本上、电视中、父母口中学到的东西要多。除此之外,人类的幸福感,自尊以及人类在生活中的社交都是靠右脑完成。心理学认为,人的痛苦是因为理性大于感性,右脑发育良好,可以让我们减少生活中的压力和痛苦。智慧的父母,懂得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可以让孩子的右脑形成饱满状态,可以让孩子走得更加长远。02、越有智慧的父母,越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记得国外有位心理学家主张,父母不要孩子一哭就马上回应,否则孩子很容易过度依赖父母,结果,这位心理学家的几个子女在长大后都出现了心理问题。事实上,每个阶段孩子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书中认为,两岁以前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大人的应对。一岁以前的孩子,和母亲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这个时期,孩子时刻离不开母亲,一离开母亲就会感到不安全,哺乳、哄孩子入睡、陪孩子说话,每件事都离不开母亲。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发展信赖、依恋、安全感。如果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很容易出现身心问题。儿童发育理论认为,如果孩子在一岁前缺少饮食、母亲的关爱、照料,遭受饥饿、寒冷、孤独,常常会表现出情绪烦躁、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最终导致体重减轻、发育迟缓。长大后,这些孩子更容易产生贪婪、物质欲、不信任他人、低自尊、社会孤独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2~5岁,是孩子发育的第2个时期一一分离期,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很多孩子会进入幼儿园。5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们单独睡,锻炼他们承受孤独、恐惧、黑暗、害怕的能力。当然,如果孩子非常拒绝,父母也不要强迫,让他们有一段缓冲期。分离期之后,孩子的成长进入一个相对的平稳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期,孩子将会在人际交往、社会兴趣、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多成长。分离期的孩子,正是读小学的阶段,这个阶段父母主要培养孩子喜欢学校,学会和同龄人交往,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之后,孩子进入到了过渡期,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青春期。这个时期,孩子会经历很多内心的激荡,有些孩子表现出羞愧、紧张、社交恐惧、伦理焦虑、负罪感以及攻击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智慧的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更能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接纳孩子,不用“标签”毁了孩子。03、越有智慧的父母,越会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犯错。不管孩子处于哪一个成长阶段,犯错,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这个心理需求,过度保护孩子,那么孩子小时候可能不犯错,但长大之后他们也会犯更多更大的错。当然,有些错不能犯,有些规矩必须要从小培养。比如有些孩子非常任性,如果父母不及时纠正,那么孩子便会由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为他们判断不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古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渐建立一些规则。书中认为,如果孩子非常任性,那么父母就要让孩子为自己的任性买单,让他们承担任性的后果。当然,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不能孩子一犯错就一棍子打死,我们要让孩子有机会改正。我们没有必要所有事情都上纲上线,否则就会束缚孩子去探索世界。具体来说,教育孩子要预防为主,惩戒为辅,利用谈条件,让孩子体验到韧性的代价,然后逐渐增加惩罚的力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既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营养,也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刃。生活中,有些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于是,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有些父母则是利用孩子作为挽救婚姻的筹码,他们会和孩子结成同盟,牵制另一方,让另一方妥协让步。有些父母自身比较焦虑,于是他们带着焦虑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每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一点点焦虑时,他们便会认为孩子有“问题”。事实上,适当的焦虑是件好事,它可以让我们做事更加有动力,我们与其避免焦虑,不如和焦虑做朋友。智慧的父母,懂得犯错不一定是坏事,也懂得利用家庭关系为孩子赋能。04.写在最后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伴随着痛苦和挫败,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陪伴孩子,努力做到接纳、尊重孩子。孩子要成长,不仅仅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培养感知力和生活力。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孩子才能更好地探索世界、掌控未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