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理解了很多看不懂的新闻:长不大的成年人,身体成人了,心理还是孩子,他们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更承担不了社会的责任。因此很多不解的新闻事件、聊天八卦的故事、身边不解的人和事,都有了解释。
这句话来自日本作家加藤谛三的《长不大的成年人》。书中描述了一群这样的人,身体长大成人,心理却还是个孩子,生活中就有5岁母亲、5岁父亲、5岁老师、5岁记者等......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这种人“你怎么那么幼稚”“你做事能不能成熟一点”,类似这种话,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还有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妈宝男、啃老族等等,“5岁成年人”一直存在我们身边,只是没有专门的总结,加藤谛三以自己的专业和归纳,明确提出来“5岁成年人”这个概念。
作者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这个问题和解决办法:5岁成年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些人有什么特征(5岁的成年人渴求5岁的孩子需要的爱、5岁成年人自立时的痛苦、对父母的依赖);这些人怎么改变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遇到这些情况应该做出哪些改变(5岁成年人和他们的精神支柱、直面自己改变生活方式)。
为什么这些人会成为5岁成年人,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以专业的角度和态度,来讲述我身边就存在的一些日常现象,其阐述的理论基础能不能说服我自己是阅读这本书的问题之一,很巧在第一章我就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概括起来说就是:人生有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课题,给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及整个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基础,某项能力停留在了某个年龄段,其接下来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辛苦,这样就出现了5岁成年人,5岁成年人就是没有打好人生基础的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作者专门用1-2个章节阐述了如何改变,但是在前言阐述的一句话更是解决的核心“......5岁成年人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当5岁成年人产生我不想再这样下去的想法之后,他们就迈出了真正长大成人的第一步。概括起来就是“找到目标,变被动为主动”。
而这个状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当还在上学的时候,初高考是目标,学习功课是自己的主业,当高考结束之后,大目标消失了,普遍的大学生的生活放纵,以至于毕业即失业,可以理解为5岁成年人的一个过程,在相应的阶段,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阶段性和整体目标,没有目标,所以行为被动。
当看到别人很幸福的时候,心理的想法从“那个人好幸福,为什么只有我这么不幸”变成“那个人好幸福,我努力也一定能幸福”的时候,我们就成长成为完全的成年人了,跟年龄无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