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觉得我和差不多同龄的人对松下随身听和磁带以及佳能傻瓜相机之类的怀旧,让我颇能体会韩炳哲对一台老式点唱机的感受。当一切转化成MP3和jpg后,总感觉失去了一种青春,而不只是我的青春,而现在的孩子们将来却依然将拥有他们的物的记忆,或许就是万能的iPhone和iPad。此之谓物-化。
我渐渐体会到这种怀旧也许是韩炳哲并不锐意在理论上成一家之言的一种原因。理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生命形式。他在柏林的花园里种花,然后写了《大地颂歌:花园之旅》,更加回归大地和农民。他在《沉思的生活,或论无所事事》最后,专章致敬诺瓦利斯。或许说到底,他根本上并不是什么海德格尔或批判理论的学脉,而终究不过是一枚无可救药的浪漫派。在某种意义上,我又觉得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文主义者。但无论是什么,他都不是一个哲学家,所以一些概念的辨析,在他这里更加(可能)漏洞百出。
刚刚看完纪录片《倦怠社会》,德语配音,英语字幕,B站的渣片源,看得不是很明白。但大致的逻辑就是:人们总说你能,你自己也总说我能,最后在一种自由的幻觉里自我压榨,就像PinkFloyd-TheWall里那个镜头,一台机器把青少男女转化成了火腿一样的粪便,或者是粪便一样的火腿,我们称之为自我实现。
时间破碎了,自我破碎了,而生产和资本在繁殖。依附于物的节日时间和仪式都消失了(这是他的另一本书《仪式的消失:“当下”的拓扑学》的主题),而我也将不是我了。村上春树,是的,我也想到了他,在《海边的卡夫卡》里写道:“我快要不是我了”,这个感觉很重要,然后人就可以做恶魔在你脑海中鼓噪的的那些平时你不会不敢不能做的事。
韩炳哲要怎么做一个人又能怎么做最后唯一的拯救只能在于:诸神累了,老鹰累了,我们都累了。于是恶魔也累了。好的,大家都来“无所事事”吧,就是说,不要为任何目的而去做任何事了。韩炳哲认为其中蕴含着真正有意义和创造力的事。我想那肯定不是像我这样给资本家朝五晚九的卖命!(谁他妈发明的朝九晚五[咒骂][咒骂][咒骂])
“我们-倦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感觉。但“我们”在哪里呢“我们”同时感到“倦怠”要到什么时候呢或许比internationale还要遥远吧!
最终,韩炳哲还不是诉诸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柏林踽踽独行……
柏林的中心是空的。
这句话让我感到悲伤。
而一天看44次落日的小王子的悲伤呢。
也许这种悲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感觉吧,也是一种拯救的可能。
但悲伤永远只属于一个人,你,或者我,却没有我们可言。
——然而在流量里,有谁还会感到悲伤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