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着实是看不上这本书的。写序的人刻意要将作者这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和后续搬到北京居住的新居民分开。而作者的序则追忆自己上小学暗恋高年级小姐姐,令人受不了,这个序不要也罢。而作者结结实实地坐实了我对老北京的印象,劲劲儿。
但是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好看的呢?是写洗澡堂,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也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澡堂,熟悉的阿姨包围着,大家在澡堂里谈笑风生,有时间还互相搓背。老妈从十几岁进工厂,到五十岁,在澡堂里洗了好几十年,在家洗澡她总觉得不自在,没蒸汽,搓不下泥来。
关于煤的记忆也产生了共鸣,北方孩子的冬天就是各种和炉子打交道的过程。搓煤,劈柴,笼火,在炉子边上放上红薯,有的时候也烤橘子皮,烤干了掰断发出甘甜的气味,好闻解压。
也似乎每个近代老北京也离不开地坛,尤其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后,地坛除了公园更像是一个文化地标,承载了很多他们很多的回忆。
涮锅也是,北方人喜欢的是白水汆羊肉蘸芝麻酱,现在遍地都是四川火锅,想吃到不辣的涮肉也实属不易,只能自己在家过过瘾。
至于翻花感觉这可能就是作者的独特记忆了,毕竟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还挺多的,小孩已经长大,但总有更年轻的翻花,也算是中国特色了。
关于工厂的记忆,八零九零会有更多体会,因为这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而对于现在的小孩子,很少有这种以厂为家的感受了。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厂区里,房后拉着钢水的重型斯太尔轰隆隆地跑,龙门吊也毫不稀奇,中午到父母的单位食堂吃饭,脏了就在澡堂洗澡。谁家吵架不用出门,第二天就传得整个大院都知道。然而奥运会过后,钢铁不断削减产能,肉眼可见钢厂的颓势,连这座小城都跟着一蹶不振起来。新兴产业未能及时跟上,故乡成了回不去的乡愁。
总体说来,喜欢作者写他的亲身经历,不喜欢他掉书袋的章节。因为亲身经历感情真挚,能够勾起我的记忆,引发我的瞎想。但也知道作者想要写北京,多多少少免不了讲北京的名人、北京的风土民俗、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的簋街。因为这些都是北京的组成部分,少了哪些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北京,想想也就释然了。有个作品触动某根心弦就已经是这个流水线年代的幸运了,还在这苛求什么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