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22年底,那时我们都因为疫情和“羊”的事情人心惶惶。有一天,我们一家人正在家里吃晚饭,突然听到楼上邻居一顿咆哮声。仔细一听,原来邻居是在给孩子辅导作业,孩子不专心,动来动去,然后那个爸爸就一直骂孩子手动、脚动,一会挠挠头,一会上个厕所。
其实,这个情形,在我家也有不时出现,我也是一直烦恼,为何孩子无法认真专心下来做一件事。
直到,我看到这本书《心理保健与危机干预》,才对孩子的行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本书主要作者是刘海峰和李新异,是集合了众多心理学专家和心理从业者智慧的一本书。
书中记录了武汉抗疫期间,那群白衣天使们顶着病毒的肆虐,放下家人去支援抗疫。然而,面对了高压的工作、病人们被病毒的折磨、甚至死亡的情况,纵然经常面对死亡的白衣天使们,心理上也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及时给予了关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疏导他们的情绪,让他们的焦虑、苦闷得到宣泄,从而维护了他们心态的平稳,更高效投入到工作中。
一直以来,我以为心理学是用在心理出现问题的人身上。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心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不仅用于心理治疗,还可以干预危机出现时候的心态变化,更有甚者,可以用于家庭的相处中,让一家人处于健康的情绪交流循环中。
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是“理解六层次”。理解六层次,是神经领域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整理出来的一套模型,包括下三层:环境、行为和能力,以及上三层:信念、身份和系统。
下三层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层次。比如说大家经常考虑的学位房、学区房,这一类就是第一个层次环境,是周边的生活或者学习氛围环境好不好,孩子能不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是否名师等。
第二个层次是行为,这也是人们经常会留意到的问题,例如孩子上课动来动去、看题总是看漏、写作业抠脚趾之类的。这些行为,是家长之间讨论孩子经常会谈到的问题,总说无论跟孩子谈多少次,问题都没有任何改善。
第三个层次是能力,这是人们经常用来认定孩子的情况,例如游泳很厉害、数学不好、英语很拿手等。书中提到,这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决定一个人能做还是不能做哪些事情。
环境、行为和能力之所以归为下三层,是因为它们属于意识方面的可视化特点,容易让人察觉,所以我们往往揪着下三层不放,看到他一边吃饭一边玩,骂一顿;写作业动来动去,就去绑住他的脚.......结果却是,情况愈演愈烈,家长越看越烦,越烦越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如此,家庭氛围也不好,亲子关系就越来越差,这样情况下是无法达成教育子女的目的。
其实,当你在唠唠叨叨的时候,孩子是在心里捂住了听觉的大门,压根也没去听你在说什么。而书中说,别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重视上三层:信念、身份和系统。因为上三层是基础,上三层是下三层的解决方法,只有上三层处在正确的路上,下三层的环境、行为和能力都容易解决了。
比如说第四个层次信念,是需要培养孩子对于事物的判断,有自己的思考,学会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从内在确定做事的行为,相信自己的价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